夏在第3個字的詩句
夏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竹奴夏日涼,腳婆冬夜燠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腳婆
- 去年夏旱田原枯,龍骨取水禾不蘇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喜雨歌
- 綠筱夏凝陰,碧林秋不換。 -- 出自唐·李德裕·追和太師顏公同清遠道士游虎丘寺
- 絕杯夏別螺江渡,單缽春過處士齋。 -- 出自唐·喻鳧·蔣處士宅喜閑公至
- 因逢夏日西明講,不覺宮人拔鳳釵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贈入內供奉僧
- 同餐夏果山何處,共釣秋濤石在無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醉畫王處士
- 昔聞夏禹代,今獻唐堯日。 -- 出自唐·張欽敬·洛出書
- 郁蒸夏將半,暑氣扇飛閣。 -- 出自唐·趙氏·古興
- 樂地夏弦春誦,浮云暮省朝臺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木蘭花慢 次韻馬廷彥山居
- 向朱夏、作秋聲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太常引 斡克莊杜德常寓所二松可愛,醉中賦
- 玄館夏初度,青林暑氣中。 -- 出自元·郯韶·倪元鎮畫
- 又還夏也,一霎人忙。 -- 出自元·趙元·行香子 以上三首見中州樂府
- 時初夏桐陰滿庭,故有南衙清書之句少日竹林游,鳳麟飛走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感皇恩 至元十七年八月八日為通議西溪兄壽
- 去歲夏,仆忝與賓末,僅贅一闋,庶幾異日,得附南塘蓮社之故事云倚西風閑坐,談清影,玉亭亭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木蘭花慢 題倪都運南塘蓮社廬山社蘭亭會后
- 且須夏葛與冬裘。 -- 出自元·蒲道源·臨江仙 次仲正經歷韻三闋
- (癸丑夏偕子大恪士留宿及兩月今恪士已故)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舟過劉莊感賦
- 斯時夏黃公,商山方采芝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古意(二十首)
- 殺了夏明翰,還有后來人。 -- 出自近代·夏明翰·就義詩
- 吟次夏云晴影薄,講殘春樹翠陰濃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憶南塔上方因寄慶昭師
- 今歲夏云滿,秋熱如火室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病起自敘
- 嶺云夏變梅蒸早,越雨秋藏桂蠹多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
- 松篁夏吹寒,煙霞暮江霽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游山五題·題憩賢亭
- 塵穴夏蛙宿,草盛秋蟲吟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賦古碑
- 鵝山夏曉云漫郭,龍壁春阻水抹川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句
- 堂堂夏屋忍空曠,擾擾利場同縶維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都下次韻酬松陽葉叔文
- 卜子夏,子可為我謳,一桴二米秬黍秋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月初還潭州題王氏瑞竹圖
- 露滋夏畦活,雪喚冬麥起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圖詩壽王丞相
- 前稽夏書意,后考周雅旨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水圖詩壽王丞相
- 首占夏時天已許,名喧春牓世方知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鄭子仁生朝
- 炎炎夏日簾影垂,玷污玉筍明瓠犀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會稽楊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項里相傳項羽鄉里
- 還似夏侯家眾妓,隔簾聊聽繞梁音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芍藥五首
- 悠悠夏已深,故沼荷初積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吊和靖故居
- 如何夏日千雷怒,今作寒宵嗚咽流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唁微水
- 雨余夏郊綠,時覺晴云驅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送張養正
- 相爾夏畦兮悲秋,斲冰兮長夜無裘,今者不樂兮何求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暮之春六章章五句
- 前朝夏至還上廟,著衫奠酒乞杯珓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田家苦
- 千古夏王崇廟祀,濬川功用只隨山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禹廟二首
- 不毛夏渡瀘濰水,列面夜踏滹沱冰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叔祖閣學暑中過清寒堂韻
- 村園夏雨歇,眾綠陰已成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雨余聞蟬
- 董元夏木不復見,俗本紛紛何足觀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陳仲美夏木圖
- 昔年夏統在京洛,不說姓名惟賣藥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贈四明袁生廷玉(儒而善相)
- 名存夏后貢,頌見楚人辭。 -- 出自宋·陳舜俞·山中詠橘長詠
- 春風夏雨酣南國,嵐字煙書遍渚宮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居沮漳有懷郡伯吳表海先生
- 清陰夏可玩,秀色春可餐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眉州燕游雜詠十首·芳菲亭
- 歲徂夏兮不雨,農失望兮麕驚。 -- 出自宋·陳炳·望黃山詞
- 定非夏侯衣,高堂掛秋月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閬風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見示竹簾詩戲作
- 化巖夏月生寒凜,和洞冬天都暖烘。 -- 出自宋·杜應然·融州老君洞敕賜真仙巖之圖
- 疇昔夏之夜,百蟲無不鳴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秋晚雜書三十首
- 園林夏宜曉,葉葉溜晴光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仲夏書事十首
- 春生夏長出墻頭,含籜新梢玉版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李仲賓墨竹四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