士在第7個字的詩句
士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為報故人雷處士,塵心終日自勞生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宿萬固寺因寄嚴補闕
- 閑人州縣厭,賤士友朋譏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留別解縣韓明府(一作別解明府)
- 猶恨四方無壯士,還鄉悲唱大風歌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沛宮
- 光輝只欲饒寒士,清潔尤宜比古人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佳雪應時呈司土使君三首
- 蘇范天下賢,閱士歲月多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少章過吳門寵示淳夫子瞻唱和并惠山寄少游什
- 近日東南興節士,既旌吳子又褒徐。 -- 出自唐·朱長文·判府蒲左丞寵贈佳篇謹次韻
- 何事香山白居士,每嗟衰老亦言貧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讀白樂天傳及文集
- 駘它館中好古士,紛華過眼輕浮云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答和鄰幾元夕圣俞及予過之
- 奏賦獨高天下士,辭榮遠繼古人風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奉和樂道
- 吾人豈是蓬蒿士,默默拘攣過一生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和厚卿答微之
- 并游多得賢豪士,久困獨無憔悴顏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送劉巽殿直官蜀
- 曲肱飲水歸寒士,服氣休糧號道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聞太素絕食飲水頗甚清羸以詩見招
- 知音罕遇忘言士,絕學常思過量人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謝李公達惠詩再答
- 秋高朔馬肥,壯士多感激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秋興
- 廢田為屋宇,困士學農桑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七首
- 多少隱淪天下士,無人知我亦何傷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次韻趙去華提干夏日雜興七首
- 參禪休佞佛,為士盍忘書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有嘆
- 邊頭奏涼風,戰士送寒衣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邊頭嘆
- 經年墮塵鞅,此士久乖隔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即席次韻景周梅花
- 只把荒耽譏晉士,那知經濟在其中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續舊句
- 山居幸自依青士,身事何曾問紫姑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元夕
- 曲士多在今,節士多從古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此君室
- 笑當年、山陰道士,行歌樵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賀新涼/賀新郎
- 平生多可曹修士,說我唐詩最逼真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暑不雜興
- 隱居捐世累,處士應星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新晴
- 金仆姑寒憶戰士,玉玲瓏暖無歌姝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徐宰雪句
- 清處盡強陶學士,不關羔酒與龍茶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立春謝司法有詩次韻
- 欠隨江夏無雙士,共看揚州第一花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約黃成之觀瓊花予不及從以詩代簡
- 東華昨夢已塵士,千萬勿令鷗鷺知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陪劉提察少集四圣觀
- 雪谷冰崖枯槁士,土銼無煙寒墮指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用鄭少傅韻題趙參政梅卷
- 翰林夜召陶學士,草制進封盧國公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鄭總干致蘆管筆
- 亦笑柴桑千載士,同時祗識菊花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次韻陳祭酒直舍犀
- 華表自旌新進士,廢人并起躄浮屠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郡為表弟程起狀元坊并為陳人重起省元坊
- 官滿只稱前進士,路貧休問小行年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陪吳總侍集研山用趙端明送行韻
- 朱云之孫亦奇士,文有氣骨豐而厖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再用韻酬朱行甫
- 林中長老呼居士,天下書生仰達人。 -- 出自唐·姚合·和李十二舍人、裴四二舍人兩閣老酬白少傅見
- 多少聰明英烈士。 -- 出自元·丘處機·鳳棲梧 以上二首見西游記卷下
- 永嘉陳侯好奇士,夢里謬為兒女語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題李易安書琵琶行
- 九閽不可通,志士徒扼腕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次黃侍講贈陳性初詩韻
- 亞洲大陸有一士,自名任公其姓梁。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二十世紀太平洋歌
- 濟南山水充名士,籃里貓球盆里魚。 -- 出自·老舍·題全家福
- 杲兄死常山,烈士淚滿頤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顏書四十韻
- 方今正似此,猛士強如狼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上田待制
- 是處山川即吾士,仲宣何用怯登樓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漁浦晚秋旅懷
- 國有二嬪無一士,回首長江如屣棄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長江險
- 君不見宋家養士得士力,無數忠賢水中溺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鄭歇后
- 間出題課諸吉士,弋陽汪俊抑之有‘一日百匝行樹底’之句,悵然感之,因衍為一篇,以識不忘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學士柏
- 邊軍戒輕入,壯士氣不持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擬古出塞(五首)
- 曾來東閣觀奇士,又向西湖見偉人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贈青龍任月山
- 遍交海內知名士,去訪京師有道人。 -- 出自清·李鴻章·赴試途中有感
“士”同音字
- 呞
- 姼
- 徥
- 恀
- 栻
- 觢
- 飾
- 石
- 眡
- 適
- 適
- 拾
- 氏
- 榁
- 蝕
- 釃
- 釃
- 濕
- 溼
- 濕
- 示
- 釶
- 鉇
- 鍦
- 什
- 世
- 丗
- 乨
- 亊
- 事
- 仕
- 佦
- 使
- 侍
- 兘
- 冟
- 勢
- 勢
- 十
- 卋
- 史
- 呩
- 嗜
- 噬
- 塒
- 塒
- 士
- 失
- 奭
- 始
- 嬕
- 實
- 実
- 室
- 宩
- 寔
- 實
- 尸
- 屍
- 屎
- 峕
- 崼
- 嵵
- 市
- 師
- 師
- 式
- 弒
- 弒
- 忕
- 恃
- 戺
- 拭
- 揓
- 施
- 時
- 旹
- 是
- 昰
- 時
- 枾
- 柹
- 柿
- 榯
- 浉
- 湜
- 湤
- 溡
- 溮
- 澨
- 炻
- 烒
- 煶
- 獅
- 獅
- 瑡
- 眂
- 眎
- 睗
- 矢
- 礻
- 祏
- 秲
- 竍
- 笶
- 筮
- 箷
- 簭
- 籂
- 絁
- 舐
- 舓
- 蒔
- 葹
- 蒒
- 蒔
- 蓍
- 虱
- 蝕
- 蝨
- 螫
- 褷
- 襫
- 襹
- 視
- 視
- 試
- 詩
- 誓
- 諟
- 諡
- 謚
- 識
- 識
- 試
- 詩
- 謚
- 豕
- 貰
- 貰
- 軾
- 軾
- 辻
- 逝
- 遈
- 遾
- 邿
- 釈
- 釋
- 釋
- 鈰
- 鉂
- 鉃
- 鉐
- 鉽
- 銴
- 鈰
- 食
- 飠
- 餙
- 餝
- 饣
- 飾
- 駛
- 駛
- 鮖
- 鯴
- 鰘
- 鰣
- 鰤
- 鰣
- 鲺
- 鳲
- 鳾
- 鶳
- 鸤
- 鼫
- 鼭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𠀍
- 𠁱
- 𠂕
- 𠃭
- 𠓡
- 𢂑
- 𢻱
- 𥐘
- 𥼶
- 𦳊
- 𧐂
- 𩢲
- 𩰢
- 𪀦
- 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