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7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身住四禪觀夢境,眼收萬象比秋毫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思徑山
- 照徑自藏塵外境,憎花不愛世間紅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題齊政壁
- 古今等是無窮境,風月何嫌取意看,巢寄一枝惟自足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無盡藏齋
- 平生約略閑忙境,到底閑中得較多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閑中即事
- 洞霄飛杖屨,人境共真清。 -- 出自宋·王與能·游洞霄宮
- 鹿門望楚鎮區境,鳳林冠蓋延山樊。 -- 出自宋·王洙·重建峴山羊侯祠歌
- 從茲可達棲真境,透入青霄會眾仙。 -- 出自宋·王宗賢·九鎖山路口
- 松筠不鎖神仙境,攜得煙霞滿袖還。 -- 出自宋·吳沆·三清山
- 歸來有意尋真境,路入仙都不憚迂。 -- 出自宋·吳謹微·游仙都五首
- 水鄉多得月,野境遠連天。 -- 出自宋·吳仙湖·夜乘航
- 觀此寶玄真勝境,何須航海覓蓬萊。 -- 出自宋·吳元美·都嶠山
- 碧云聊寓意,即境自幽關。 -- 出自宋·吳遵路·送梵才大師歸天臺
- 題詩富錦囊,仙境為增價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簡延平李公足擇善
- 二愿干弋休,邊境息巡邏。 -- 出自宋·五邁·遠氈行
- 神物堅持多圣境,新詩開僻信賢能。 -- 出自宋·夏世雄·奉繼馮使君韻
- 青暉沃賞適,異境差勝絕。 -- 出自宋·鮮于侁·游靈巖
- 深慚縻郡紱,仙境不同攀。 -- 出自宋·謝伋·和李士舉過仙都徐氏山居
- 竹間松徑逍遙境,雅使仙翁瓷意眠。 -- 出自宋·邢仙老·詩贈晚學李君
- 金帳繡衾皆業境,此中清趣最深長。 -- 出自宋·徐集孫·遺僧楮衾
- 生不生來空是境,有無有處化為城。 -- 出自宋·徐瑾·偶書
- 麟符又入千巖境,鹢艦不乘八月濤。 -- 出自宋·晏知止·送程給事知越州
- 教雨仁風彌歙境,屏山練水入吟編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餞王書史
- 助翁燕坐清涼境,茶具隨行試一甌。 -- 出自宋·楊光·淳熙丁未初伏奉親避暑中巖
- 神保降嘉福,四境風雨時。 -- 出自宋·楊四太尉·作風伯新廟
- 玲瓏兩洞通玄境,突兀一山為柱峰。 -- 出自宋·姚舜元·游大滌
- 孱顏儼如故,心境兩不觸。 -- 出自宋·葉三錫·盛氏銜翠軒
- 此中即是蕊珠境,遮莫閒吟一解顏。 -- 出自宋·游酢·游寶應寺
- 去家百里近,絕境見未嘗。 -- 出自宋·于石·小石塘源
- 塵囂一何寂,心境兩俱清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道中口占
- 剩辦新詩娛老境,滿傾太白醉冰娥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己酉中秋
- 匡廬縹緲煙云境,總磁析篇妙句中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鄭季遠國錄賢良題余廬山詩記
- 自到此山尋絕境,悔看五老九華峰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九曲溪
- 地偏塵不到,心境兩清絕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次韻伯壽兄殘春即事
- 更著華堂臨絕境,風流長與峴山俱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好溪堂
- 欲憑妙句發佳境,安得揮毫我輩人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齊山
- 更欲題詩發佳境,泮林講說總關心。 -- 出自宋·喻良能·西禪寺
- 向來強敵蹈此境,夜半一叱遭虔劉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揚州堡寨
- 形臞詩則昌,萬境供日用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郡寮案樂飲趙判院有詩次其韻
- 萬里西舟今蜀境,安流到此莫辭杯。 -- 出自宋·袁說友·銅鐵堆
- 乃知安疆策,保境功最鉅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安邊
- 搜尋得所欲,心境頓明悟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游寶方山
- 清曠信出世間境,經行如畫圖中人。 -- 出自宋·張釜·游澹巖
- 真仙窟宅在人境,應有鸞駕乘云歸。 -- 出自宋·張釜·游澹巖
- 公堂卜筑在人境,鐘阜孱顏是吾里。 -- 出自宋·張祈·吏隱堂為鄭參議題
- 曠原眇周抱,異境超慌惚。 -- 出自宋·張中行·漂泊岳陽泛舟洞庭晚君山與丁聯句
- 崖前浴日皆詩境,喚醒東坡仔細看。 -- 出自宋·趙東山·題海月巖
- 起檣開錦帆,逆境浪使風勢,貧土望洋立,惆恍發深喟。 -- 出自宋·趙汝回·簡陸少監
- 恍疑身在蓬萊境,笑指前溪當弱流。 -- 出自宋·趙善漮·游西山
- 衢通瑞象無塵境,山隔眠牛有坦途。 -- 出自宋·趙友直·南源廟
- 人間別有神仙境,云里深藏古洞霄。 -- 出自宋·鄭名卿·大滌洞天留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