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7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青蔥溫樹非塵境,鰲岫金鑾近日邊。 -- 出自宋·呂文仲·禁林讌會之什
- 隔世疑恍惚,異境難揣量。 -- 出自宋·羅大經·陪桂林伯趙季仁游桂林暗洞列炬數百隨以鼓吹
- 爐火頓消情慾境,劍金須斷利名關。 -- 出自宋·羅太瘦·題鶴林宮
- 亦恐彌明寓茲境,儻同尊酒細論文。 -- 出自宋·秘仲威·大滌洞天留題二首
- 桃源逃不徹,真境宛在目。 -- 出自宋·牟巘五·題束季博山園二十首·桃源
- 清寒入骨非入境,知在云霄第幾重。 -- 出自宋·倪思·初入洞霄
- 有緣結得南山境,瀟灑亭高最可人。 -- 出自宋·錢可則·登瀟灑亭
- 得魚何與我,對境自成歡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龍湖觀人釣魚
- 圓通大士閟茲境,誰遣石湖詩老知。 -- 出自宋·沈揆·題石井泉
- 高情春不染,心境塵難依。 -- 出自·沈佺·病中贈張玉孃
- 明朝棹開落塵境,恍如夢破陵谷遷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留題丹經卷后
- 請師少念清涼境,此是西天第一程。 -- 出自宋·釋成明·別師
- 當其互用時,根境不相雜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沖·觀音大士贊
- 獨步坤維,何人境界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游人不入普門境,只作青山綠水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尤溪補陀巖
- 地僻云深,秋高境寂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智與理冥,神與境會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高歌動澗壑,空境外乾坤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幽處
- 四體既調柔,眾境亦深窈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曉坐
- 乃知百年間,夢境匪長久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春夜夢游溪上如世傳桃源與梵僧仙子偶具蟠桃
- 境上絕追尋,見境便生心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
- 幾度入山游勝境,數回海上覓龍騎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紙被歌訓行童
- 真如俱是戲,心境一等平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頌斷觜瓶
- 重重法界華嚴境,煙柳滿城春正深。 -- 出自宋·釋云岫·呈中竺雪屋和尚
- 無人共語圓通境,笑看云吞石耳峰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斜川道上望廬山三絕
- 如今高步錢塘境,只許靈山箇老人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寄送疑長老
- 心地既安然,魔境豈能擾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莊泉伯檢察為先安撫請升堂偈
- 受賜由來千里境,論封消得萬人家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題靈鰻廟三首
- 仗履更知非世境,上方日日海潮音。 -- 出自宋·舒坦·和樓試可游育王
- 聞道石橋多勝境,幾時相伴一間尋。 -- 出自宋·舒雅·送僧歸護國寺
- 金鳳璧月清涼境,紅蓼青蘋迤邐秋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七夕呈正仲
- 遲留更愛靈峰境,青桂風來不待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晁美叔游山見奇
- 九陌塵埃方外境,六時香火靜中緣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寄譯經清衍大師
- 若論三山方外境,須將此地擬浮瀛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次韻簽判同登介亭
- 當日捐軀全土境,至今遺貌載丹青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次中雙廟感事
- 小邦愿輸幣,鄰境求盟歃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丘與權秘校詠寶寄林成之進士
- 回頭卻見臨潢境,千里猶如指掌看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和使回過松子嶺
- 茜粲芳穠觸吟境,艷陽風色嗾狂朋。 -- 出自宋·蘇籀·惜花一首
- 使華雙軺車,禪境二方丈。 -- 出自宋·孫甫·和運司園亭·小亭
- 異哉人世有此境,顧盼蕭爽心骨驚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時·三泉龍門
- 高文一何寥,絕境亦難遇,子期久云亡,蚍蜉只撼樹。 -- 出自宋·唐仲友·續八詠·八詠掞英詞
- 佳名標四絕,勝境出三齊。 -- 出自宋·滕涉·游泰山靈巖寺
- 名山稱濯錦,勝境說靈洲。 -- 出自宋·田開·臨封雜詠
- 我住四窗夸勝境,今觀八洞恍真棲。 -- 出自宋·汪立中·題寶方洞
- 蓬蒿天地寬,萬境發詩思。 -- 出自宋·王亙·次胡澹庵題挹翠軒韻
- 尋幽碧落外,此境真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王陶·游碧落洞
- 妻兒債負真冤境,祖佛因緣即妙醫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秀實扉字韻
- 收還赤子無為境,留得丹霄自在身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留贈太平劉道士
- 封疆萬里尚越境,金帛露積猶多藏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秀實寄詩
- 方見道場多勝境,盡情呈現付知音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留贈道場老慧苦眼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