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7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行人與我玩幽境,北風切切吹衣冷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少室雪晴送王寧
- 五松何清幽,勝境美沃州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與南陵常贊府游五松山 山在南陵銅井西五里
- 莫怪無心戀清境,已將書劍許明時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別匡山
- 笑夸故人指絕境,山光水色青于藍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(時久病初起作
- 都是斜川當日境,吾老矣,寄馀齡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江神子/江城子
- 全家占江驛,絕境天為破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遷居臨皋亭
- 根塵各清凈,心境兩奇絕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
- 吾心淡無累,遇境即安暢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出峽
- 云煙湖寺家家境,燈火沙河夜夜春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述古過周長官夜飲
- 空山不難到,絕境未易名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程正輔游碧落洞
- 定是岑公悶清境,春江一夜雨連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萬州太守高公宿約游岑公洞而夜雨連明戲贈二
- 従君覓數(shù)珠,老境仗消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乞數(shù)珠一首贈南禪湜老
- 從君覓數(shù)珠,老境仗消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乞數(shù)珠贈南禪湜老
- 故人官就此,絕境與誰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送裴二虬尉永嘉
- 雨衙少辭牒,四境稀書疏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
- 閑中得詩境,此境幽難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秋池二首
- 畏途常迫促,靜境暫淹留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發(fā)白狗峽次黃牛峽登高寺卻望忠州
- [皆午橋莊中佳境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
- 始知天造空閑境,不為忙人富貴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春日題乾元寺上方最高峰亭
- 子近湖邊住,靜境稱高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過李生
- 涉途初改月,入境已經(jīng)旬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客
- 登臨漸到希夷境,手拂行云度石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西巖山
- 時人不信非凡境,試入玄關(guān)一夜聽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題法華山天衣寺
- 是夕涼飚起,閑境入幽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立秋夕有懷夢得
- 十二篇皆因新境追憶舊事,不能一一曲敘,但隨而和之,唯予與元知之耳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和元九東川路詩十二首
- 官曹清切非人境,風日鮮明似洞天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晚春重到集賢院
- 放懷常自適,遇境多成趣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閑夕
- 無人解愛蕭條境,更繞衰叢一匝看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衰荷
- 且共云泉結(jié)緣境,他生當作此山僧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香山寺二絕
- 君以曠懷宜靜境,我因蹇步稱閑官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酬楊八
- 始知天地間,靈境有所歸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嚴十八郎中在郡日,改制東南樓,因名清輝,
- 因人見風俗,入境聞方言。 -- 出自唐·王維·早入滎陽界
- 世間生滅無窮境,盡付山房一炷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思
- 肩舟到處皆吾境,莫問桐江與鏡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興
- 清閑即是桃源境,常笑淵明欲問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遣興
- 不恨凄涼侵晚境,猶能語笑向春盤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春日
- 吾廬已是桃源境,不為秦人更問津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自詠
- 閉門便造桃源境,不必秦人始是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幽居
- 已是平生行逆境,更堪末路踐危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次韻范參政書懷
- 暮聞鼓角猶人境,更欲移家入剡溪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居
- 卻愁新雁到,暮境更禁催! -- 出自宋·陸游·風雨
- 四壁無人聲,心境兩虛寂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秋日遣懷
- 匆匆過三十,夢境日已蹙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和陳魯山十詩以孟夏草木長遶屋樹扶疏為韻
- 窮涂多藉躝,老境易悲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舍北搖落景物殊佳偶作
- 客問若為娛老境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新涼書懷
- 何處人間非夢境? -- 出自宋·陸游·客懷
- 俗事不教來眼境,閑愁那許上眉端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初寒在告有感
- 風旛畢竟非心境,瓦礫何妨是道真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示客
- 今夕復(fù)何夕,此境忽在目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行至平羌憩大悲院
- 殊方感漂泊,晚境嗟龍鍾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丁酉除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