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5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五個字的詩句
- 錦繡來仙境,風光入帝京。 -- 出自唐·王鐸·和于興宗登越王樓詩
- 似非人間境,又近紅塵路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滄浪峽
- 巖洞真仙境,應休別臥鄰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送王侍御(一作郎)赴宣城
- 終難依此境,坐臥避鈞衡。 -- 出自唐·許棠·題鄭侍郎巖隱(一作隱巖)十韻
- 高懷逢異境,佳句想吟頻。 -- 出自唐·李騭·讀惠山若冰師集因題故院三首
- 最堪佳此境,為我長詩情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甘露寺北軒
- 泉石清虛境,松筠古老姿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題瑞相寺
- 古驛成幽境,云蘿隔四鄰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經荒驛
- 俗間塵外境,郭內宅中亭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題王侍御宅內亭子
- 忘餐二絕境,取意鑄陶鈞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錦江陪兵部鄭侍郎話詩著棋
- 淺井仙人境,明珠海客燈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送人之天臺
- 定擬辭塵境,依師過晚年。 -- 出自唐·陳光·題桃源僧
- 子晉棲霞境,高高出世埃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桐柏觀
- 尋師來靜境,神骨覺清涼。 -- 出自·李中·訪澄上人
- 縣郭有佳境,千峰溪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高起居之涇縣
- 縣郭有佳境,千峰谿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高起居之涇縣
- 孰知近人境,旦暮含佳氣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題伏龜山北隅
- 森梢逢靜境,廓落見孤峰。 -- 出自唐·謝仲宣·送鐘員外(賦松)
- 常記游靈境,道人情不低。 -- 出自唐·劉昭禹·憶天臺山
- 地祇逃秀境,神化或殷雷。 -- 出自唐·劉乙·曉望
- 經過殊俗境,登陟象云梯。 -- 出自唐·湯洙·登云梯
- 極目觀前境,寂寞無一人。 -- 出自唐·龐蘊·雜詩
- 想到空王境,無心問愛憎。 -- 出自唐·護國·訪云母山僧
- 孤吟臨寇境,莫問請長纓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送薛秀才游河中兼投任郎中留后
- 深去通仙境,思歸厭宦名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酬厲侍御秋中思歸樹石所居見寄
- 雨后清涼境,因還欲不回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宿安國簡公院(一作安國寺靜居法師故院)
- 岳陽多異境,搜思勿令疏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早春送人歸岳陽
- 冢已遷名境,碑仍待至公。 -- 出自唐·虛中·哭悼朝賢
- 揮手謝人境,吾將從此辭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登北固山望海
- 高步三清境,超登九仙位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文始真人
- 澄心坐清境,虛白生林端。 -- 出自宋·舒道紀·蘭溪靈瑞觀
- 燈心坐清境,虛白生林端。 -- 出自宋·舒道紀·題浩然觀
- 羅浮多勝境,夢到固無因。 -- 出自唐·文丙·羅浮山
- 且光華老境,春風秋月、消磨舊夢,暮省朝臺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沁園春 次王仲武為壽韻
- 欲問茲心境,惟應一喻禪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永慶寺竹園看雪
- 度嶺穿林境孰如,懷人遙望片云居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除夕柬非熊茂之
- 輞川移絕境,瀑布激懸波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壬子夏端居二湖與二三子讀書而苦熱如焚一坐
- 繼好安邊境,和同樂小康。 -- 出自宋·宋真宗·北征回鑾詩
- 此中有至境,一一入寒杯。 -- 出自近代·瞿秋白·紅梅閣
- 眼中皆道境,墻內是君家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次韻源仲八丈日理之作
- 孤云還靜境,遠籟發秋空。 -- 出自宋·釋惠崇·句
- 一宿無塵境,相留靜話長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宿山院
- 寺幽稱絕境,荷策自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游石壁寺
- 澹慮棲幽境,閑將水石鄰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寄圓長老
- 此心兼此境,安得不忘機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秋湖上晚景四首
- 遙羨西溪境,鳴笳從賞頻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寄題滑臺龍圖梅君新作西溪
- 海域逍遙境,榮途淡泊心。 -- 出自宋·余靖·寄題廣州田諫議頤堂
- 我雖未是境中人,讀罷公詩游已鏡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張通判游釣隱園
- 行藏嘆人境,開闔在天機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洪駒父泛舟將過潁同張仲宗出錢席間留詩為別
- 心是華嚴境,圓機更善根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題惠安寺增勝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