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3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一真境上從盤礴。 -- 出自元·劉志淵·踏莎行·動靜忘機
- 人與境,兩*然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鷓鴣引 謁太一宮贈王季祥
- 算何境、能如夢境清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沁園春 壬子和人為壽用止酒韻
- 臨異境,林石涌奇峰。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望江南·臨異境
- 清涼境界梵王宮,碧染芙蓉聳昊穹。 -- 出自清·雍正·清涼紀游:入山
- 天設境自絕,地近人乃輕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六月初八日過龍洞納涼樹陰下酌泉待月而行
- 雖疑境過清,未必傷幽獨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鳴筑亭
- 若作境會孤東山,不作境會隔重關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松月軒
- 休言境界親曾有,畫出如聞夜氣香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扇
- 心靜境自來,非關苦尋搜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次韻答張以道茶谷閒步
- 窗空境逾清,四壁風來吹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題余仲祥松齋
- 空谷境常寂,幽居趣最真。 -- 出自宋·吳錫疇·友人幽居
- 上鄰境泬寥,下瞰色蒼莽。 -- 出自宋·林景熙·游仙壇
- 要令境土復,再似祖宗初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李仁甫和予如字韻詩再用韻寄之
- 室幽境自閒,心無地愈靜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修竹二首
- 如何境日新,煙云為筆墨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延平粹廳十詠·天開圖畫
- 山深境寂人跡所希到兮,盡日僅一逄樵叟鶴發而眉龐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廬山歌
- 年登境無蝗,政恐不相似。 -- 出自宋·陳映·汀州
- 山家境界無畦畛,住處隨人意所便。 -- 出自宋·陳元晉·羅浮山多有道人倚嵌巖為室僅可容膝引泉貫其
- 平生境雖順,末路數終奇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挽亡弟豫九制參詩
- 客來境非喧,客去境自足。 -- 出自宋·郭三益·韋羌山式公綠筠庵詩
- 蓬萊境界隔風煙,一帶銀河接九天。 -- 出自宋·何行·龍泉觀
- 心會境物融,泯然遺世營。 -- 出自宋·江休復·同持國宿寺太學官舍
- 心定境亦定,禍福安能移。 -- 出自宋·李若川·三韻雜詠七首
- 九華境上曾親歷,五老峰前亦屢過。 -- 出自宋·馬之純·三山
- 心移境亦移。 -- 出自宋·倪公武·次韻王魯齋大安古道
- 心清境自靜,內躁物亦強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邀涼亭五首
- 天人境界誰適當,我自襪線無他長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病馀用前韻呈魏公
- 雜華境遍剎塵中,十波羅蜜更主伴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題覺心居士轉物軒
- 若作境會,過山尋蟻跡,不作境會,度水覓魚蹤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住山境界問如何,女子雙鬟鬢已皤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頌古五十三首
- 與么境界,從上諸圣。 -- 出自宋·釋行瑛·偈十六首
- 莫道境緣能幻惑,達來何處不消融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棲真境界太玄鄉,靜見吾宗不可量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祗園境最幽,太子施功周。 -- 出自宋·釋印肅·金剛隨機無盡頌·法會因由分第一
- 夢蝶境中閒有趣,露蟬胸次凈無塵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大人境界終難到,到后如何說向人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頌古一百首
- 普賢境界應垂問,手詔來時見紫泥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愚·和秉彝李君五偈
- 人由境兮冥道德,境有人兮分玉石。 -- 出自宋·釋重顯·贈別太臻禪者
- 於眼境界無所取,耳鼻舌身意亦然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杲·入定觀音贊
- 人與境空,境與人會。 -- 出自宋·釋祖欽·偈頌七十二首
- 清涼境界火云藏,但覺仙家日更長。 -- 出自宋·宋高宗·題趙伯駒團扇月宮圖冊
- 人移境亦移,高風日披拂。 -- 出自宋·唐士恥·送杰老住仙游
- 只恐境中人,卻有桑下戀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題法海院龍溪亭
- 醉鄉境界無南北,不用移封向酒泉。 -- 出自宋·王洋·和曾吉父以詩謝鄭顧道送酒二首
- 地偏境靜人無事,雨后風柔物可情。 -- 出自宋·吳鋼·題萬壽圓覺院
- 飲中境界妙四海,楚屈未知風俗淳。 -- 出自宋·吳可·醉鄉詩
- 百年境土逡巡復,萬里窠巢指顧空。 -- 出自宋·謝舉廉·西捷口號
- 人稀境盡絕塵埃,野客尋源或到來。 -- 出自宋·邢仙老·詩贈晚學李君
- 心遠境更幽,先生室無垢。 -- 出自宋·徐自明·華蓋仙山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