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(仆頃以詩得罪,有司移杭取境內所留詩,杭州供數百首,謂之詩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杭州故人信至齊安
- 總是鏡空堂上客,誰為寂照境中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寒食與器之游南塔寺寂照堂
- 色空靜處如何說,且坐清涼境界中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醉書其壁
- 方者風旛動不同,不道風幡境亦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題承天寺法堂前柏
- 慚愧西湖敦夙夜,從今長作境中人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六月十五日西湖宿齋
- 匏瓜有系身難去,人足無音境更幽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晁應之二首
- 翛然隱幾焚香坐,不獨心清境亦清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夜坐聞窗下水聲
- 圣代道洽功成,一塵不動,四境無鳴柝。 -- 出自宋·張掄·壺中天慢/念奴嬌
- 直修學道有科儀,里外緣中境不移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玉蕊花開真可愛,紅爐鼎內境幽閑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武夷三十六雄峰,九曲清溪境不同。 -- 出自·郁達夫·南游吟草
- 雪埋磴道古壇夷,疇昔茲游境絕奇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賦
- 從遣鳥喧心不動,任教香醉境常冥。 -- 出自唐·皎然·同李著作縱題塵外上人院
- 吐吞五水波濤闊,出納三光境界寬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岳陽樓
- 閒隨米運川涂迥,喜入林亭境界寬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次黃象之韻
- 方今天壤間,蓋第一勝絕之境,有意卜筑於斯,雅詠玄虛,不談世事,起其流風遺躅。 -- 出自金·蔡松年·雨中花 仆自幼刻意林壑,不耐俗事,懶慢之
- 偶至無塵空翠間,雨花甘露境閑閑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登甘露臺
- 氣力已憊意未歇,市聲不到境尤肅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游空山
- 與人不競春長在,對物無心境自清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樂壽閣
- 水流萬折心無競,月落千家境自孤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贈虞教授別
- 見禾山凝秀,禾水澄清,地靈境勝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醉蓬萊·見禾山凝秀
- 兩腋風生,從教飛到,蓬萊仙境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醉蓬萊·見禾山凝秀
- 四部簫韶,群仙奏樂,萬光耀境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東風第一枝·寶苑明春
- 腳蹴南樓咫尺間,手摩八詠境全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賦婺州之錄參廳明遠樓為李中甫董奇卿作也
- 頗驚魏國山河少,尚覺周家境土慳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使北
- 仙山千疊擁云屏,行到桃源境更清。 -- 出自宋·姜特立·游赤松小桃源
- 看罷為我捲還客,自此歸余境夢中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宇文樞密借示范寬春山圖妙絕一時以詩送還
- 釣舟無事白鷗閒,自是江湖境界寬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用洪覺范詩為首作四絕
- 雷電陰晴共一簾,殘春首夏境相兼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春夏之交風雨彌間耳目所觸即事十絕
- 齋余宴坐息深深,萬法皆閑境會心。 -- 出自宋·鄭清之·小軒偶成
- 涪之水兮涉瀰,秘殊途同歸境兮仙谷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仙谷詞送別西憲楊少卿奉祠東歸
- 齋罷雞志轉午天,地虛人寂境蕭然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宜興山房十首
- 我來謾啜茶兒去,疑是神仙境界人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登四望亭觀雪
- 奇絕生春五出花,僧居著此境尤嘉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為僧賦梅庭
- 是故善觀心者感星而自悟,境與心會不知星之為我我之為星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見星行贈武春卿
- 勸君放緩騎驄馬,怕有人來境上爭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送按察王僉事除行臺察院
- 鶯花簫鼓綺羅叢,人在熙和境界中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豐樂樓
- 湖光淺綠山谷碧,頗覺心清境亦清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出郭視田訟三絕
- 空闊無邊惟此地,君侯心與境相同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二月中休日黃帥領客登望海亭有詩因次其韻
- --楊鼎夫樹老中庭寂,窗虛外境澄。 -- 出自唐·安守范·天臺禪院聯句
- 窈窕芝*鶴駕,馳驟純陽圣境,宇宙不能拘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水調歌頭·沖和養真命
- 川原四開,青嶂白波,非復塵境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點絳唇 后六月二十二日,同府僚宴飲白云朱
- 呈醉經,一謝彥博待ㄅ撐暮境,道比舊、不爭多。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木蘭花慢 適得醉經樂章,讀未竟而彥博尚書
- 早知畫報人慷慨,加以荒原境特殊。 -- 出自·聶紺弩·畫報社魚酒之會贈張作良
- 禪家自古分人境,心地明時境始明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宿清暉
- 船子禪師意未平,萬波要喻境中情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古漁父詞十二首
- 空空明鏡臺前地,寂寂紅塵境外天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謁金華寺六祖法堂
- 四十年來兄弟情,渠渠天理境中行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四十吟三首
- 濟時勛業已無成,堆案圖書境界清。 -- 出自明·黃云·再次韻
- 重開杰閣似天成,氣壓塵闤境自清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題安溪雙清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