境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境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臨危快先登,疾甚涉夷境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學士兄發毗陵之作
- 連夜六花飛舞,清晨玉境瑤階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西江月·連夜六花飛舞
- 豈無一可恨,不肯破空境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贈邢子友
- 歸來坐明月,萬象入清境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章季子攜所作樂府來以詩謝之
- 萬壑回流,千峰輸秀,人境成三絕。 -- 出自宋·毛并·念奴嬌·王孫老去
- 年來識真妄,水月空萬境。 -- 出自宋·李流謙·病中作此
- 午枕夢游仙,身到蓬萊境。 -- 出自宋·曹冠·卜算子·午枕夢游仙
- 我昔觀華嚴,心熟毗盧境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贈支提德最
- 晚出城西門,循墻過南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小溪道中
- 韋侯擅筆精,幻出無人境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跋盧申之所藏韋偃三馬
- 屢索鄙書懶未暇,又恐境勝難為詞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林和叔侍郎龜潭莊
- 群龍挾雨飛,霶霈浹四境。 -- 出自宋·廖行之·和苦熱喜雨
- 看鏡功名不用頻,醉鄉境界幾由旬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夜坐書懷
- 一趨騷人國,再墮淵明境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對菊有作
- 日暮滄江駐客舟,眼前境界起詩愁。 -- 出自宋·汪莘·九月十六日出郡登舟如錢塘十七日舟中雜興
- 灼知喬松輩,元涉義老境。 -- 出自宋·高似孫·桐柏山黃法師齋
- 如聞爛柯谷,宛似飛仙境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吒之諷吟
- 左綿山川見寬,周遭四境皆奇觀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滿戌有日置酒還宮為諸友贈別
- 坐使里閭消歡息,幻成境界得清涼。 -- 出自宋·陽枋·再和陳提舉喜雨
- 個里不知誰得失,薰蕕境界要分明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和易巖蘭菊韻
- 我生山水窟,一靜了萬境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西倅廳冰雪樓次韻
- 來謁衡岳山,未窮衡岳境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謁南岳
- 去冬初去國,逆旅等順境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酌別張子元二首
- 南士如君幾,妙處方寸境。 -- 出自宋·李昴英·酌別張子元二首
- 冰作豐姿水作神,群仙境界里詩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義山·題黃高士雪月集
- 坦庵先生獨不爾,方寸境界天平夷。 -- 出自宋·姚勉·題南昌邑大夫俞君尊公坦庵
- 振策響巖石,探入煙霞境。 -- 出自宋·胡仲弓·山行八韻
- 與君別一世,忽見疑夢境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題林同舍初心詩集
- 西偏顏樂園,屋角接圣境。 -- 出自宋·王奕·和元遺山四首
- 少年縱橫習,豈意造此境。 -- 出自宋·熊禾·題東坡詩集后
- 本自心清無染著,豈因境靜息攀緣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程丞游清水巖黃龍山韻·黃龍山
- 汝上多奇山,高懷愜清境。 -- 出自唐·司馬扎·送進士苗縱歸紫邏山居
- 顓頊清玄宮,禺強掃幽境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游仙二十四首
- 傲陽體、堂堂實相,棲真境、坦蕩天寬。 -- 出自元·王吉昌·放心閑
- 脫離枷鎖自心知,清涼境界唯余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踏莎行 別家眷
- 杖挑春色,逍遙太虛仙境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絳都春·侵尋妙景
- 正簾卷江濤,屏開罨畫,境接蓬瀛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木蘭花慢 陪安參政宴吳山盛氏樓
- 都在靈源,洞徹神光,真境了然超彼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悟人曹溪
- 還返無窮,漸入清陽,仙境照盈虛靜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創建靈壇
- 妙在一塵不染,自然對境無心。 -- 出自元·王惟一·西江月·一點真陽在坎
- 問明鏡非臺,菩提非樹,境由心起,可得分明? -- 出自當代·梁羽生·沁園春·一劍西來
- 千家聿來從,勾吳始開境。 -- 出自明·袁凱·賦得泰伯廟送倪元鎮
- 壯心隨北內,吹入單于境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秋夜二首
- 壯心隨北內,吹入單于境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秋月二首
- 耕鑿林廬滿四山,人家境象極寬閒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忠州
- 雪霰迷遠空,嵐煙護絕境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斤竹嶺
- 東山大導師,指作一片境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松月軒
- 若作境會孤東山,不作境會隔重關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松月軒
- 別來三十載,往往夢清境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隱靜分題得靜字
- 緬懷蠻角氏,隕腐爭奪境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莊器之賢能良居鏡湖上作吾亦愛吾廬六詩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