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在第9個字的詩句
城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地閑緱嶺月,窗迥洛城砧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韓處士歸少室山
- 薄煙衰草樹,微月迥城雞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浮汴東歸
- 嵩云將雨去,汝水背城流。 -- 出自唐·張喬·送鄭谷先輩赴妝州辟命
- 田取潁水流,樹入陽城口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寄劉方平
- 門臨商嶺道,窗引洛城鐘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魏六侍御葬
- 鄉心寄西北,應上郡城樓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使君赴撫州
- 鐘聲野寺迥,草色故城空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與張補闕、王煉師自徐方清路同舟南下于臺寺
- 積水長天隨遠客,荒城極浦足寒云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李錄事(一作裴員外)赴饒州
- 丞相銜恩赴闕時,錦城寒菊始離披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送司徒相公赴闕
- 結廬古城下,時登古城上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輞川集二十首·孟城坳
- 疏影暗棲寒露重,空城饑噪暮煙多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黃雀行
- 邊鎮戍歌連夜動,京城燎火徹明開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幽州新歲作
- 北分陽臺陌,南識郢城阡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登九里臺是樊姬墓
- 迎賓南澗飲,載妓東城嬉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
- 共惜朱邸歡,無辭洛城暮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修書院學士奉敕宴梁王宅賦得樹字
- 自非行役人,安知慕城闕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江路憶郡
- 危樓瀉洞湖,積水照城隅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與趙冬曦君懋子均登南樓
- 盛明良可遇,莫后洛城游。 -- 出自唐·張說·喜度嶺
- 旌旗埋地中,梯沖舞城端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秋山
- 烈風吹山岡,磷火來城市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秋山
- 行求避世交,望醉江城簾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過揚子江
- 病來萬事懶自宜,高城有樓閑登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登城
- 閉門不知春色到,出城始見江梅開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同顧保之游靈隱
- 廢苑繁華未可尋,孤城西北路嶔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平山堂寄歐陽公
- 安得相逢共相語,荒城回首又春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強顏寄任道子權
- 馬寒村驛暮,燈暖帝城春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徐評事赴省試
- 有時乘小艇,忽入到城間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贈鮑居士
- 閉戶生白發,逍遙步城隅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述懷
- 微吟驚市卒,獨鶴語城闉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舉季申信道自光化復入鄧書事四首
- 永嘯以自暢,片月生城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寒食日游百花亭
- 書生尊所聞,登高亂城鴉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賦三十韻與義拾余意
- 宛宛轉湖灘,遙遙隔城邑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聞賊革面
- 篙舟入華容,白水繞城堞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舟抵華容縣
- 有客懷兔園,吟詩繞城內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賀雪寄本府尚書
- 未必菖蒲花,只向石城生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代羅敷誚使君
- 嗚嗚啄人鴉,軋軋上城車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筑城三首
- 感郎千金意,慚無傾城色。 -- 出自魏晉·孫綽·碧玉歌
- 璧入邯鄲宮,劍去襄城水。 -- 出自南北·顏之推·古意
- 如何相背遠,江漢與城闉。 -- 出自南北·陰鏗·江津送劉光祿不及
- 卻瞻迷向背,直下失城市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登翅頭山題儼公石壁
- 山晴關塞斷,川暮廣城陰。 -- 出自唐·蘇味道·始背洛城秋郊矚目奉懷臺中諸侍御
- 規模窮棟宇,表里浚城隍。 -- 出自唐·王績·過漢故城
- 金甲珠襦鎖繡扃,杜城殘月葬娥英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無題
- 惟有北人偏悵望,孤城獨上倚樓聽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舂陵聞雁
- 秦甸夢回空有恨,洛城吟斷獨無憀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洛陽有懷岐山舊游
- 大河連野去,白鳥背城來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書黃山館壁
- 夜來榆塞雁,叫斷石城秋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金陵懷古
- 夜聽吳苑雨,秋憶洛城僧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夜懷洛下一上人
- 二年窮峽外,不見帝城春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峽中春感
- 萬里摩霄看鵠舉,一城臥轍作兒呱。 -- 出自宋·毛滂·送遐舉解德清縣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