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在第7個字的詩句
城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身浮一葉返湓城,凌犯風濤日夜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自黃州還江州
- 江水通三峽,州城控百蠻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戎州
- 興廢不可必,冶城今靜祠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孔武仲金陵九詠其四天慶觀
- 青松介僻不入城,野性特嫌塵土辱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種松
- 小邑來時路,宣城最近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侯宣城題疊嶂樓
- 倒銀海、蘸影西城,四碧天鏡無際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鶯啼序
- 燕來晚、飛入西城,似說春事遲暮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鶯啼序
- 高悶銀為悶,長城玉作城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雨雪鈾
- 塞門風稍急,長城水正寒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橫吹曲辭·紫騮馬
- 詩是君家事,長城在五言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擬峴臺杜子野主簿寓居
- 一賢可作萬里城,一人可當百萬兵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嘉定甲戌孟秋二十有七日起居舍人兼直學士院
- 寧知我家在南城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知君游宦在此城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行路難
- 漢虜方未和,邊城屢翻覆。 -- 出自南北·鮑照·擬古
- 處處催兵器,城城建火樓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遣興 其二
- 紫霞結重蓋,五城十二樓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感懷 其八
- 朔風吹冷過山城,巾子峰頭雪未晴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素梅 十四
- 絕國干戈少,空城鼓角多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漫興 十五
- 海國秋風勁,江城暮雨昏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次申屠子迪韻 其三
- 平地連滄海,孤城帶渭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渭河道中 其一
- 故國秋風慘,荒城暮雨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答王聘君 其一
- 張帆早發石頭城,淹泊風波百里程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烈洲守風
- 西戍長回首,高城當夏口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變竹枝詞九首之五
- 何處延明月,東城百尺樓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之六登黃樓
- 西戍夕陽晴,東城石鏡明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江夏八詠之六右趙佗石
- 樽酒津亭別,還城何所投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懷寄寇元弼王文舉十首之一初別後
- 向田有交逕,俯城皆要津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三月二十日游南臺
- 小婦今如此,長城恨不窮。 -- 出自唐·劉方平·橫吹曲辭·梅花落
- 本無高亮似陽城,但愛松風入耳聲。 -- 出自宋·林逋·虢略秀才以七言四韻詩為寄輒敢酬和幸惟采覽
- 兵戈亂入建康城,煙火連燒未央闕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江畔老人愁
- 征馬去翩翩,秋城月正圓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
- 仗劍出門去,孤城逢合圍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古游俠呈軍中諸將
- 烽火從北來,邊城閉常早。 -- 出自唐·崔顥·贈輕車
- 終日行山不出城,城中山勢與去平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薛老亭晚歸
- 長街隱缺甃,荒城混觚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雪詠
- 千里分符漢上城,為僚方喜得時英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康定軍使高秘丞自襄陽農寺勾業寺丞自光化相
- 驛步堤縈閣,軍城鼓振橋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雜題九首
- 復道朝延火,嚴城夜漲塵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庚子臘月五日
- 逶迤曲巷,在春城斜角,綠楊蔭里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念奴嬌 長干里
- 維岳人皆仰,長城眾所依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呂宣徽挽歌二首
- 五馬非從樂,西城念勸功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西溪公宴二首
- 謝守愛山水,軍城況不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西溪公宴二首
- 吊客門飛鶴,佳城山臥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贈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詞二首
- 遙觀五樓十二城,群仙劍佩朝玉京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海仙歌
- 上國花應爛,邊城柳未黃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晉陽三月未有春色
- 千騎去翩翩,專城尚少年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向防御知陳州
- 獄市乘余暇,蕪城賦上才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追和張學士從沂公游廣固城
- 種種親頭白,帝城難少留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昭遠兄歸陜
- 壞道傍連傅,空城右指虞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員村坂
- 愁草樹依依,關城初閉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慶春澤·飛閣危橋相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