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在第4個字的詩句
城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草上孤城白,沙翻大漠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邊上
- 直是來城市,何人識得伊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書匡山隱者壁
- 山繞軍城疊,江臨寺閣層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人游武陵湘中
- 水隔孤城城隔山,水邊時望憶師閑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宜春江上寄仰山長老二首
- 聞在湓城多寄住,隨時談笑渾塵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尋萍公
- 況復重城內,日暮獨裴回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中書寓直詠雨簡褚起居上官學士
- 朝飛麗城上,夜宿碧林陲。 -- 出自唐·楊師道·應詔詠巢烏
- 今朝關城吏,又見孤客入。 -- 出自唐·賈馳·橫吹曲辭·入關
- 萬里邊城地,三春楊柳節。 -- 出自唐·韋承慶·橫吹曲辭·折楊柳
- 十萬軍城百萬燈,酥油香暖夜如烝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影燈夜二首
- 為問傾城年幾許,更勝瓊樹是瓊枝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舞者
- 魏家舊城闕,寥落無人住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鄴城懷古
- 游客長城下,飲馬長城窟。 -- 出自唐·僧子蘭·相和歌辭·飲馬長城窟行
- 初訪西城禮少君,獨行深入洞天云。 -- 出自宋·陳羽·游洞靈觀
- 垂楊夾城路,客思逐楊花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登相國寺閣
- 車騎秦城遠,囊裝楚客貧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送從弟赴上都
- 故人間城闕,音信兩脈脈。 -- 出自唐·獨孤及·客舍月下對酒,醉后寄畢四耀
- 婦人上城亂招手,夫婿不聞遙哭聲。 -- 出自唐·李廓·雞鳴曲
- 可嘆吳城城中人,無人與我交一言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風雨吟
- 獨上寒城正愁絕,戍鼙驚起雁行行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彭門用兵后經汴路三首
- 不是東城射雉處,即應南苑斗雞時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贈李長史歌
- 靜引荒城望,涼驚旅枕眠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秋日渚宮即事
- 玉漱穿城水,屏開對闕山。 -- 出自唐·吳融·奉和御制(一本有幸岳寺三字)
- 霜結龍城吹,水照龜林月。 -- 出自唐·李義府·和邊城秋氣早
- 南朝古城里,碑石又應沈。 -- 出自唐·孫魴·芳草
- 十里青城遙北望,彩云宮殿月樓臺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宮詞
- 莫向江城嘆卑濕,賈生不信使群榮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送吳促庶待制出守長沙
- 身雖居城邑,趣不落人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題招提院靜照堂
- 向晚斗城趨禁直,怳疑身不在塵寰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普凈院避暑呈陸子履學士
- 秦王筑城三千里,西自臨洮東遼水。 -- 出自宋·王宏·從軍行
- 淹留洛城晚,歌吹石崇家。 -- 出自唐·崔知賢·晦日宴高氏林亭
- 今夜啟城闉,結伴戲芳春。 -- 出自唐·崔知賢·上元夜效小庾體
- 唯見長城外,僵尸如亂麻。 -- 出自唐·徐晶·阮公體
- 昔掩佳城路,曾驚壑易遷。 -- 出自唐·薛曜·邙山古意
- 祖逖方城鎮,安期外氏鄉。 -- 出自唐·盧藏用·餞唐州高使君赴任
- 虎嘯山城晚,猿鳴江樹秋。 -- 出自唐·盧僎·稍秋曉坐閣,遇舟東下揚州,即事寄上族父江
- 河水流城下,山云起路傍。 -- 出自唐·蔡希寂·陜中作
- 萬里隤城在,三邊虜氣衰。 -- 出自唐·殷遙·塞上
- 一去邊城路,何情更畫妝。 -- 出自唐·顧朝陽·昭君怨
- 去為龍城候,正值胡兵襲。 -- 出自唐·杜頠·從軍行
- 登高望城入,斜影半風薰。 -- 出自唐·蕭穎士·早春過七嶺,寄題硤石裴丞廳壁
- 隱隱都城紫陌開,迢迢分野黃星見。 -- 出自唐·張鼎·鄴城引
- 故人謝城闕,揮手碧云期。 -- 出自唐·楊諫·長孫十一東山春夜見贈
- 馬飲長城水,軍占太白星。 -- 出自唐·徐九皋·送部四鎮人往單于別知故
- 社里東城接,松阡北地開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故吏部郎中贈給事中韋公挽歌二首
- 野寺江城近,雙旌五馬過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奉陪韋潤州游鶴林寺
- 寂寂山城風日暖,謝公含笑向南枝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韋潤州后亭海榴
- 降祚維城,永為藩翰。 -- 出自唐·李紓·讓皇帝廟樂章·酌獻
- 回首望城邑,迢迢間云煙。 -- 出自唐·薛據·初去郡齋書懷(一作初去郡書情)
- 黯黯嚴城罷鼓鼙,數聲相續出寒棲。 -- 出自唐·秦系·曉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