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在第4個字的詩句
城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每到子城東路上,憶君相逐入朝時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哭丘長史
- 我去秦城中,子留汴水湄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別段生
- 竹徑通城下,松門隔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寄靈一上人初歸云門寺
- 自到王城得幾年,巴童蜀馬共隨緣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贈道士宜師
- 獨向長城北,黃云暗塞天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流人
- 海畔帝城望,云陽天色中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春日同韋郎中使君送鄒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陽
- 雖然到城郭,衣上不棲塵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贈建業契公
- 深居鳳城曲,日預龍華會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早春贈別趙居士還江左,時長卿下第歸嵩陽舊
- 山帶寒城出,江依古岸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秋日夏口涉漢陽,獻李相公
- 五馬嘶城隅,萬人臥車轍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餞鄭中丞罷浙西節度還京
- 訪古此城下,子房安在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歸沛縣道中晚泊留侯城
- 鳥雀空城在,榛蕪舊路遷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河南元判官赴河南勾當苗稅充百官俸錢
- 柳色孤城里,鶯聲細雨中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海鹽官舍早春
- 猶戀長城外,青青寒草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·疲馬
- 遙倚赤城上,曈曈初日圓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夜宴洛陽程九主簿宅,送楊三山人往天臺尋智
- 想見秦城路,人看五馬來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送裴員外赴上都
- 誰訪江城客,年年守一官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嚴侍御充東畿觀察判官
- 列郡專城分國憂,彤幨皂蓋古諸侯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崔使君赴壽州
- 莫嘆江城一掾卑,滄洲未是阻心期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陶十赴杭州攝掾
- 竹徑通城下,松風隔水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寄靈一上人初還云門(一作皇甫曾詩)
- 逍遙東城隅,雙樹寒蔥茜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同德精舍養疾,寄河南兵曹東廳掾
- 相去隔城闕,佳期屢徂遷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善福精舍秋夜遲諸君
- 寂寞到城闕,惆悵返柴荊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灃上寄幼遐
- 忽似孤城萬里絕,四望無人煙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鼙鼓行
- 平明四城開,稍見市井喧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高望洛城作
- 嵐嶺曉城分,清陰夏條長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慈恩伽藍清會
- 江上宣城郡,孤舟遠到時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宣城路錄事
- 行子郡城曉,披云看杉松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雪行寄褒子
- 獨往宣城郡,高齋謁謝公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送五經趙隨登科授廣德尉
- 幾日東城陌,何時曲水濱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早春對雪,寄前殿中元侍御
- 周覽京城內,雙闕起中央。 -- 出自唐·韋應物·登樂游廟作
- 生為薛城君,死作汨羅鬼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端午
- 惟有武城宅前樹,不知何年己連理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曾氏連理本
- 北入京城,賈馀慶迎逢賣國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則堂
- 誰令赤城子,發坎出方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題宣州推官廳覽翠堂
- 我游彭城門,來吊楚王闕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燕子樓
- 風雨宜城路,重來白發新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安慶府
- 夜看豐城氣,朝光入甕牖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入獄第一百三
- 若使閉城呼不應,人間生死路茫茫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脫京口·入城難
- 隱隱春城外,朦朧陳跡深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房侍御山園新亭與邢判官同游
- 海對羊城闊,山連象郡高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柴司戶充劉卿判官之嶺外
- 俱游帝城下,忽在梁園里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又送族侄式顏
- 泥涂擁城郭,水潦盤丘墟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苦雨寄房四昆季
- 事古悲城池,年豐愛墟落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
- 黯黯長城外,日沒更煙塵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薊門行五首
- 欲行宣城印,住飲洛陽杯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崔錄事赴宣城
- 清川在城下,沿泛多所宜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同敬八、盧五泛河間清河
- 聞道化城方便喻,只應從此到龍宮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新樓詩二十首·水寺
- 黃花古城路,上盡見青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樓宴崔司士…關中弟
- 南想宣城郡,清江野戍閑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宋校書赴宣州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