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城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搔首與誰論往事,星河無語下城頭。 -- 出自宋·汪藻·宿酂侯鎮(zhèn)
- 正怯龜腸終日內,忽膞雁信五城中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次韻和李寺丞見寄之什
- 鄉(xiāng)樹再尋南國路,禪房空鎖帝城塵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簡知郡李學士
- 桂檝去依隨岸柳,松軒歸賞赤城霞。 -- 出自宋·楊億·送僧歸天寧萬年禪院
- 故都迷岸草,望長淮、依然繞孤城。 -- 出自宋·葉夢得·八聲甘州 壽陽樓八公山作
- 何處轉添孤客恨,兩溪流水一城花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句
- 千載浪名金馬客,一宵沉醉石城樓。 -- 出自宋·張舜民·詩一首
- 余事吏將商曲蘗,一時取作鳳城春。 -- 出自宋·陳郁·壽史相
- 香山居士頭欲白,秋風吹作湓城客。 -- 出自宋·洪邁·琵琶亭
- 千尺鰲山面紫宸,豪華曾見夾城春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恩平燈夕憶上都舊游呈座客
- 為郡風流見前輩,隙日車蓋飛城東。 -- 出自宋·黃公度·和汪端中陪府君游東湖
- 我昔嘗為東南行,煩君載酒送城閾。 -- 出自宋·李呂·送黃仲甄赴廷試
- 乾楓枯柳澹不春,歡伯為解愁城屯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次韻明仲游棲云閣
- 真主驅馳八極中,荒王逸樂孤城內。 -- 出自宋·劉子翚·兼道攜古墨來墨面龍紋墨背識云保大九年奉敕
- 對暮寒修竹哽無言,更畫角層城,夜聞吹怨。 -- 出自宋·盧祖皋·洞仙歌·月痕霜暈
- 歌徹驪駒,酒斟醽醁,帆檣高映城樓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滿庭芳·歌徹驪駒
- 何當單騎造齋榻,遂使高軒出城府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次韻寄荀晉仲簡陳夫子
- 作堂正在佳絕處,下視海岳如城池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
- 下有滄溟萬折之波濤,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標。 -- 出自宋·嚴羽·送戴式之歸天臺歌
- 長煙裊、輕素望中,林表初陽照城郭。 -- 出自宋·袁去華·蘭陵王·曉陰薄
- 知與桃花笑了,定何似青鳥,層城消息。 -- 出自宋·趙彥端·看花回·愛日
- 須臾化作風雨來,凈洗銅城滿城血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鐵槍封萬戶至正壬辰七月二十日破賊于杭余嘗
- 仲瑛所藏《步虛詞》四章,青城虞翰林所作。 -- 出自元·楊維楨·小蓬萊(趙子昂篆顏)
- 雄模壯麗臨朝廷,遠勢連袤跨城郭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玄明宮行
- 請君再歌我擊節(jié),晨雞已下西城陌。 -- 出自明·何景明·雨夕行
- 自言家本錢塘住,望仙橋東舊城路。 -- 出自明·瞿佑·烏鎮(zhèn)酒舍歌
- 今年下令修筑邊,丁夫半死長城前。 -- 出自明·李夢陽·朝飲馬送陳子出塞
- 銅臺又拆當涂高,夜夜相思渭城月。 -- 出自明·明無名氏·郊居生銅仙辭漢歌
- 紅粉別依回鶻隊,君王新自虎城來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正德宮詞八首
- 游客似夸輕薄尹,居人應喚冶城公。 -- 出自明·王世貞·將赴留尹出門作
- 一片晚霞生谷口,羽衣如在赤城梁。 -- 出自明·王叔承·石湖小天臺同陸生施生兄弟
- 家住鄴城門向西,青樓上與鄴城齊。 -- 出自明·謝榛·別調曲代贈所知三首
- 獨許文章可將兵,到處降旗出城壁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錦衣篇答贈錢君德夫
- 二十年前轉眼事,憶共郎君醉城市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賦得百歲宣花為某母壽
- 壞榜幾更金剎字,饑魂應爛鐵城圍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清涼寺云是梁武臺城
- 望中飛絮已迷天,安得猶窺鳳城瓦。 -- 出自明·徐渭·谷日大雪口號二首(客南京)
- 平遠江山極目回,古祠漠漠背城開。 -- 出自清·查慎行·三閭祠
- 打虎兒,乃在汴梁之禹州,禹州城外朱家樓。 -- 出自清·毛奇齡·打虎兒行
- 今朝榮貴慰我心,雙旌引向重城出。 -- 出自唐·李建·贈別唐太師道襲
- 長恐前身居此境,玉皇教向錦城生。 -- 出自唐·徐氏·題彭州陽平化
- 洗井僧來說舊游,西江東岸是城樓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懷鐘陵舊游因寄知己
- 天勢漸低分海樹,山程欲盡見城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湘中送翁員外歸閩
- 邊騎不來沙路失,國恩深后海城荒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塞下三首
- 大底從頭總是悲,就中偏愴筑城詞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讀故友于君集
- 羌竹繁弦銀燭紅,月光初出柳城東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處州月夜穆中丞席和主人
- 管籥周移寰極里,乘輿望幸斗城闉。 -- 出自唐·閻朝隱·奉和立春游苑迎春應制
- 宮娃酣態(tài)舞娉婷,香飆四颯青城墜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姑蘇懷古送秀才下第歸江南
- 攜手共惜芳菲節(jié),鶯啼錦花滿城闕。 -- 出自唐·田娥·雜曲歌辭·攜手曲
- 北斗星移銀漢低,班姬愁思鳳城西。 -- 出自唐·王偃·雜曲歌辭·夜夜曲
- 飲啄蓬山最上頭,和煙飛下禁城秋。 -- 出自唐·滕潛·雜曲歌辭·鳳歸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