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在第4個字的詩句
埋在第四個字的詩句
- 掘劍知埋獄,提刀見發(fā)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秦州見敕目,薛三璩授司議郎,畢
- 雪壓泥埋未死身,每勞存問愧交親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京使回,累得南省諸公書,因以長句詩寄謝蕭
- 寺闇煙埋竹,林香雨落梅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留題天竺靈隱兩寺
- 杓直泉埋玉,虞平燭過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商山路有感
- 蒼云晝埋山,白雨夜溢渠,虛堂閃風(fēng)燈,獨處誰與娛?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夜
- 奇士久埋巴硤骨,燈前慷慨與誰同?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舊
- 白骨久埋金谷友,黃花尚醉葛天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累日文符沓至悵然有感
- 騷客久埋骨,巴歌猶斷腸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松滋小酌
- 泉扃一埋玉,世事幾炊黍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與高安劉丞游大愚觀壁間兩蘇先生詩
- 歷亂稍埋冰揉粟,消沉?xí)r點水圓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讀眉山集次韻雪詩五首
- 精魄已埋沒,文章豈能磨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讀徂徠集
- 畚鍤載埋瘞,溝瀆護其危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掩役夫張進骸
- 青苔竟埋骨,紅粉自傷神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雜歌謠辭·邯鄲郭公辭
- 古聲久埋滅,無由見真濫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秋懷詩十一首
- 奈何任埋沒,不自求騰軒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進士劉師服東歸
- e日輪埋欲側(cè),坤軸壓將頹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詠雪贈張籍
- 塵壁暗埋悲舊札,風(fēng)簾吹斷落殘珠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陪諸公游故江西韋大夫通德湖舊居有感,題四
- 有土不埋冤,有仇皆為雪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答韓愈、李觀別,因獻張徐州
- 此處曾埋雙寶劍,虹光夜指楚天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己卯十月一日至燕越五日罹狴犴有感而賦
- 恨劇但埋土,聲幽難放哀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追和幽獨君詩次韻
- 少年椎埋起黃塵,晚歲折節(jié)依仙真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潁川城東野老
- 白骨沉埋戰(zhàn)血深,翠光瀲滟腥風(fēng)起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勁草行
- 青石久埋沒,荒煙起空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蔡州
- 長夜忍埋玉,秋霜不借蘭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
- 利器空埋土,靈光久照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聞龔伯建下第
- 鐵笛久埋沒,雅曲竟誰傳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(diào)歌頭 少室玉華谷月夕,與希顏欽叔飲,
- 玉樹已埋塵。 -- 出自唐·陳子昂·同旻上人傷壽安傅少府
- 短筍猶埋竹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正旦上司憲府詩
- 古堞煙埋宮井樹,陳主吳姬墮泉處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景陽宮井
- 莫恨終埋沒,文章自可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云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
- 涂潦將埋輪,牛馬困負軛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苦雨
- 望氣悲埋劍,臨風(fēng)嘆逝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謝賓客挽歌三首
- 西山忽埋玉,松露助漣如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袁大監(jiān)挽詞三首
- 天意苦埋沒,北邙松柏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贈太子太傅王尚書挽詞二首
- 龍劍雙埋沒,庭蘭竟郁芬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李尚書挽詞二首
- 駿骨欲埋金價直,的顱猶愛雪離披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弊帷詩
- 遠氣疑埋劍。 -- 出自隋·江總·秋日登廣州城南樓詩
- 安用舌埋防異日,空聞內(nèi)袒有當(dāng)時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韻前人為人誣告受羊
- 壞土難埋龍鳳骨,冬青體問犬羊年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八月二十七日,明思文皇帝殉國忌辰也。讀
- 萬恨盡埋此,徒懸千載名。 -- 出自唐·馬戴·雀臺怨
- 谷樹云埋老,僧窗瀑影寒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宿廬山絕頂山舍
- 官柳看埋凍,江海想漏春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韻介甫冬日
- 沉醉似埋照,寓詞類托諷。 -- 出自南北·顏延之·阮步兵
- 悵玉笥埋云,錦袍歸水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瑣窗寒·斷碧分山
- 博望沉埋不復(fù)旋,黃河依舊水茫然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黃河
- 閩嶠嗟埋骨,新碑到野廬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挽陳夫人
- 前溪雨埋村,咫尺不我過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雨望
- 用舍臨埋,剸裁在我。 -- 出自宋·釋惟一·偈頌一百三十六首
- 柏下人埋將宿草,管城子禿已無花。 -- 出自宋·劉克莊·答楊浩
- 塢濕云埋觀,溪寒月照罾。 -- 出自唐·貫休·寄新定桂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