埋在第3個字的詩句
埋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萬寶埋幽光,苦為群盜尋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古興
- 途無埋鼻熱,地有裂膚寒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寄宇文相公二首
- 方更埋書帙,顯號緘鎖魚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憶書
- 屬國埋胡塵,旁觀為心折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石門竹生巖下拳曲無取眾方笑之蹈元乃獨諷詠
- 巫山埋空曉光沒,寒入風聲散蕭瑟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苦雨吟
- 雙遽埋無盡藏,諸方應舞野狐禪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妙喜遷化悲而成詩
- 蒼煙埋古木,朔吹卷龍沙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寒北行
- 不知埋玉已經年,忽值生朝倍黯然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憶端子三首
- 忍聞埋玉樹,四海共驚嗟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林紹伊二首
- 所幸埋骨地,不離云外鄉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挽歌詞三首
- 一朝埋玉樹,空使萬人悲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挽周希舜二首
- 正須埋輪手,先聲震江吳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送趙德莊右司赴江東漕八首
- 未應埋沒隨黃壤,定作騎鯨汗漫游。 -- 出自宋·曾協·邵袞臣挽詩二首
- 光射埋豐劒,铦藏切玉刀。 -- 出自宋·李洪·子永弟寄都下大雪律詩
- 忽聞埋璧痛,薤露不成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張工部挽詞
- 宿草埋白璧,寒風撼林柯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哭晴弟汪去偽墓
- 越山埋璧處,秋雨濕銘旌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孺人曾氏挽詞
- 坐見埋黃壤,空勞望赤城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石南康挽詞
- 山阿埋白璧,悲慟不能勝。 -- 出自宋·樓鑰·送從子淵葬
- 哀哉埋玉今何地,卻返當年處士廬。 -- 出自宋·虞儔·挽吏部石似之
- 樹猶埋宿雨,山未釋停云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晨起
- 久憂埋積雪,大喜得春風。 -- 出自宋·趙蕃·呈李贛州四首
- 終成埋璧去,不作坐禪留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待制中書舍人陳公之亡以山宅須利既遷殯而未
- 聞說埋銘親付祝,照碑斜日下寒林。 -- 出自宋·葉適·福國太夫人陳氏挽詩
- 道人埋甕作新塘,胸次五湖波渺茫。 -- 出自宋·徐沖淵·沖虛齋池荷
- 旬雨埋青冥,今晨浴新陽。 -- 出自宋·程珌·三月十八日鎖試童子侍其行卷蕭然無事成二十
- 幽玩埋莓苔,孤嘀坐梧槚。 -- 出自宋·周文璞·石林
- 攬轡埋輪自一時,至今日月炳前載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送別周憲使
- 且可埋頭繙竹素,底須擊肘詫銀黃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西省齋宿陪侍左史曹舍人話舊以除當字賦詩下
- 別來埋沒春風面,幾度虛窗歡月斜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次韻友人悼寵落梅
- 幽徑埋黃葉,空庭來綠苔。 -- 出自宋·周端臣·富景園時
- 勿以埋厚地,勿以投深淵。 -- 出自宋·王柏·懷古呈通守鄭定齋
- 玉釵埋遍細腰人,章華臺上蒼苔滿。 -- 出自宋·周弼·春濃曲
- 云影埋荊樹,風聲快楚襟。 -- 出自宋·李曾伯·登郢州白雪樓
- 鏡塵埋恨,帶粉棲香,曲屏寒淺。 -- 出自宋·翁孟寅·燭影搖紅·樓倚春城
- 雪深埋樹腳,水淺見溪毛。 -- 出自宋·王諶·早行
- 石筍埋云,風篁嘯晚,翠微高處幽居。 -- 出自宋·李彭老·高陽臺·石筍埋云
- 方其埋豐城,雌雄元示判。 -- 出自宋·衛宗武·和葉野渡易古銅瓶韻
- 云根埋宿雨,木末酣斜陽。 -- 出自宋·黃升·游金精山
- 莫認埋魂地。 -- 出自宋·文玨·虞美人·歌唇乍啟塵飛處
- 擁沙埋廢井,墮石折枯松。 -- 出自宋·吳大有·雜詩
- 誰為埋車輪,渾家白云住。 -- 出自宋·何夢桂·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
- 幾年埋玉藍田,綠云翠水烘春暖。 -- 出自宋·趙聞禮·水龍吟·幾年埋玉藍田
- 芳草埋情,飛花隕怨,翻被蛾眉誤。 -- 出自宋·程武·念奴嬌·蜀江城遠
- 深山埋玉氣,得失付雞蟲。 -- 出自宋·鄧剡·挽唐如晦二首
- 攬轡埋輪,算不負、蒼髯如戟。 -- 出自宋·陳紀·滿江紅·攬轡埋輪
- 古劍埋光,孤燈倒影,咄咄樹猶如此。 -- 出自宋·仇遠·夜行船·十二闌干和露倚
- 寒沙埋虎坂,晚燒起龍岡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泊雁汊寄主簿
- 野云埋壁晚,城樹掩江春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題方用卿書屋壁
- 秋蕪埋戌雨,暮荻卷壕風。 -- 出自宋·董嗣杲·舟泊蘄城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