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在第9個字的詩句
垂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伏流回弱荇,明月入垂楊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薦福寺東池有懷故園因寄元校書
- 更一年、兩度臘嘉平,垂弧夕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江紅·安樂窩中
- 春雨濛濛,淡煙深鎖垂楊院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點絳唇·春雨濛濛
- 瓊編焜耀,仙衣綷?,垂旒俯拜,薦獻禮惟寅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
- 夜夜憂向寒,斗柄漸垂北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奉和永叔感興五首
- 艷花簪舞髻,弱藻罥垂緡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朱學士廉叔憶穎川西湖春色寄獻尚書晏公
- 他日見騰驤,駑櫪此垂耳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謝著作歸陳州
- 韓信未遇時,忍饑坐垂釣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淮陰侯廟
- 玄發半凋落,紫綬空垂拖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七夕
- 未出六品班,須鬢已垂霜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劉職方
- 眼看青山休未得,鬢垂華發摘空頻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歲暮感懷
- 閑書堪試筆,醉坐好垂綸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仲咸因春游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
- 煙柳{左女右欶}垂低更綠,露桃紅裛暖仍香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依韻和王安之卿六老詩仍見率成七
- 兩三聲逈笛,千萬縷垂陽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清風長吟
- 佐命三朝為太宰,名垂千古號元功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和人聞韓魏公出鎮永興過洛
- 韻高巾墊角,飲痛盞垂蓮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再次前韻
- 堂高初上玉,帶重更垂金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賀陳內翰去非三首
- 雷轉正喧三級浪,紳垂直自九重天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游玉泉
- 欣聞雪霏白,愁失荔垂丹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初到曲江六首
- 雨余峰染黛,云出嶺垂蓮。 -- 出自宋·朱翌·初到曲江六首
- 一呼可摧山,四合如垂天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禮武臺坐化僧
- 潤深麻長骨,濕重麥垂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夜宿倪庵坐雨二首
- 不就鄰婦呼,寧饑肯垂涎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憐貓示內
- 嶺高云送腳,路險石垂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解剡回家過陳公嶺
- 停舟過橋去,兩岸綠垂楊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同袁通判游越中三首·鴻禧觀
- 地入黃圖三輔壯,天垂華蓋七星高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帝京二首
- 若為貪坐閣,自此戒垂堂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思歸
- 朱顏日辭貌,縞鬢颯垂領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念衰
- 一名遲上月,再擊始垂天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孫抗寺丞宰晉陵
- 支離骨不媚,蕭颯鬢垂斑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攬鏡
- 暑雨眾物成,園林粲垂實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子夷兄弟十首
- 乃知一飲尚間關,功垂萬古知難偶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寄楊應之
- 老農祝天工,叩額眼垂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早稻
- 青引嫩苔留鳥篆,綠垂殘葉帶蟲書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晁應之大暑書事
- 浦沙明濯足,山月靜垂綸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漁父歌
- 葛巾方濯足,蔬食但垂帷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不調歸東川別業
- 鷺巢橫臥柳,猿飲倒垂藤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四首
- 前山風雨涼,歇馬坐垂楊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雨后思湖上居
- 年年送別處,楊柳少垂條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酬姚覃
- 田園休問主,詞賦已垂名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和太學趙鴻博士歸蔡中
- 雖恥猶奈何,長歌涕垂頤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中夜二首
- 瀲瀲清波泊路衢,垂垂高柳對扶疏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次韻徐應祺小樓
- 看秦女山中,綠發垂垂頂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摸魚兒·道醉鄉
- 萬柳漫堤,一絲一淚垂雨。 -- 出自宋·劉辰翁·瑞龍吟·老人語
- 有黃鸝、百舌囀新聲,垂楊舞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滿江紅·敵面風輕
- 問取堤邊,因甚減卻垂楊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聲聲慢·穿花省路
- 登臨試開笑口,看垂垂短發,破帽休飄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瑤臺聚八仙/新雁過妝樓
- 仙家歲月長,桃子三垂枝。 -- 出自明·袁宏道·擬古樂府(有序)
- 念此不敢已,淋漓淚垂面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感季夏南堂懷江十蘇二
- 判官坐丞華,賦詩掩垂隴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和吳九王二十八雪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