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垂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畫井垂枯朽,穿池救噞喁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度門寺
- 流月垂鱗光,懸泉揚(yáng)高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周先生
- 煙光垂碧草,瓊脈散纖云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遣春十首
- 西學(xué)垂玄覽,東堂發(fā)圣謨。 -- 出自唐·賀知章·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(xué)士賜宴賦得謨字
- 煙鎖垂陽院,日長繡簾卷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月來高
- 高柳垂煙橘帶霜,朝游石渚暮橫塘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送萬巨
- 吳江垂釣楚山醉,身寄滄波心白云。 -- 出自唐·韓翃·寄雍丘竇明府
- 高柳垂陰,老魚吹浪,留我花間住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念奴嬌·鬧紅一舸
- 吹入垂楊陌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淡黃柳·空城曉角
- 屋角垂枝,船頭生影,算唯有、春知處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夜行船·略彴橫溪人不度
- 輦路垂楊兩行裁,苑門秋水欲平階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湖上寓居雜詠
- 無庸垂罄嗟,遺安鹿門意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以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為韻奉別沔鄂親友
- 人妒垂楊綠,春風(fēng)為、染作仙衣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鶯聲繞紅樓·十畝梅花作雪飛
- 簾里垂燈照尊俎,從中嬉笑覺春溫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燈詞
- 明哲垂經(jīng)綸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(yùn)·述祖德詩
- 日月垂光景,成貸遂兼茲。 -- 出自南北·謝靈運(yùn)·初發(fā)石首城
- 添得垂楊色更濃,飛煙卷霧弄輕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朱淑真·膏雨
- 風(fēng)里垂楊千萬線,昨宵染就鵝黃淺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蝶戀花·急景流年真一箭
- 桐梢垂露腳,梢上驚鳥掠。 -- 出自近代·王國維·菩薩蠻·高樓直挽銀河住
- 杞菊垂珠滴露紅,兩蛩相應(yīng)語莎叢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夏日田園雜興
- 陰陰垂柳閉朱門,一曲闌干一斷魂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春晚
- 燭花垂穗伴空齋,心事如灰入壯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夜雨
- 想見垂虹三萬頃,拍天湖水釣絲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樂先生吳中見寄八首
- 絕憐垂白母,淚身獨(dú)還鄉(xiāng)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李郎中挽詞二首
- 星芒垂耀筆床寒,河漢波流硯滴乾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宣州西園
- 竹葉垂頭碧,秧苗滿意青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邗邡驛大雨
- 晴霄垂北窗,臥我翠幄中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午坐
- 江湖垂釣手,天漢摛文堂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玉堂寓直曉起書事記直舍老兵語
- 萬木垂垂欲改柯,根萌焦渴奈春何!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漢卿舅即事
- 貫珠垂寶珞,剪彩倒鸞枝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紅荳蔻花
- 鄉(xiāng)如垂頭魚,忽已蟄蟲振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丙戍閏七月九日,與王必大登姑蘇臺(tái),招王浚
- 李核垂腰祝饐,粽絲系臂扶羸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夏至
- 濕云垂野淡疏林,十日山行九日陰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桐廬
- 南苑垂鞭路冷,西樓把袂人稀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西江月·南苑垂鞭路冷
- 共折垂楊,手捻芳條說夜長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采桑子·花時(shí)惱得瓊枝瘦
- 當(dāng)時(shí)垂淚憶西樓,濕盡羅衣歌未遍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木蘭花/玉樓春
- 門外垂楊未飄絮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歸田樂
- 金英垂露華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醉桃源/阮郎歸
- 夜窗垂練,何用交光明月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三部樂·浮玉飛瓊
- 翻身垂頸欲落地,卻住把腰初似歇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尋橦歌
- 素釵垂兩髦,短窄古時(shí)衣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宋氏五女(若芬五女:若華、若昭、若倫、若
- 貂帽垂肩窄皂裘,雪深騎馬向西州。 -- 出自唐·張籍·送元宗簡
- 忽見垂書跡,還驚涌澧源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和錢侍郎甘露
- 寂寞垂楊映深曲,長安日暮靈臺(tái)宿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客舍喜鄭三見寄
- 懶任垂竿老,狂因釀黍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見贈(zèng)
- 戶牖垂藤合,藩籬插槿齊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奉陪鄭中丞自宣州解印,與諸侄宴馀干后溪
- 沈鉤垂餌不在得,白首滄浪空自知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贈(zèng)湘南漁父
- 空城垂故柳,舊業(yè)廢春苗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朱山人放越州,賊退后歸山陰別業(yè)
- 客散垂楊下,通橋車馬塵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過李將軍南鄭林園觀妓
- 蕭蕭垂白發(fā),默默詎知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山耕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