均在第6個字的詩句
均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春風分到靈均種,臭味如同惠遠心。 -- 出自宋·柴元彪·和僧彰無文送蘭花韻
- 治教通夷俗,均輸問大田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漸至涪州先寄王使君
- 調元才玉鉉,均佚即琳宮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魏丞相挽詩三首
- 果獲無窮寶,均融沾因危。 -- 出自唐·郭周藩·譚子池
- 魯恭馴雉,宋均去獸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枚乘蒲輪,鄭均白衣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蒙求
- 萬一回天眷,均裁大布衣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送太常奉禮郎劉仲庸以二宮命使南省織金段龍
- 慈悲廣施作均乎也,決定分分曉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帶馬行·既要修持心不曉
- 文華質實惟均。 -- 出自元·陳櫟·清平樂 壽彬齊四月二十八日
- 數功浮白飲,均惠割鮮嘗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和參政丁侍郎從駕出獵
- 飾喜韶音縱,均和玉色溫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講讀春秋徹篇侍宴崇政殿奏御
- 飾喜優坊伎,均恩醵禮錢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庚午春觀新進士錫宴瓊林苑因書所見
- 遂致陰陽須,均如玉燭和。 -- 出自宋·孔文仲·玉燭
- 集堂妙得發均意,織藕新翻蜀客詞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紗詩
- 物生天地間,均此一氣爾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壽王真州
- 隨堂展單缽,均是道人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桂隱紀詠·東寺
- 庶幾二役適均平,不使貧民偏受敞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雅去鵲來篇
- 智過愚不及,均之失天則,虛舟發真機,戶庭滿春色。 -- 出自宋·劉黻·寄徐子蒼
- 自是興王地,均沾湯沐恩。 -- 出自明·吳國倫·郢中雜歌四首
- 湘娥鼓瑟靈均泫,才子佳人共一魂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本事詩
- 當時只欠靈均識,不與離騷寫姓名。 -- 出自宋·陳必復·梅花
- 同是飲玻人,均為騎鶴身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熊校尉挾名畫來興得官辭歸
- 慨言全蜀病,均是一家患。 -- 出自宋·度正·知縣九十一丈應聘成都賦詩為別
- 夷齊與箕微,均為識三綱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筆古體
- 陽丘古邑南,均是宅一區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寄題張受益會清堂
- 兇惡如此輩,均受亭毒私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修石山
- 市易祖嘉問,均輸肖弘羊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物貴
- 定輪各差殊,均入清凈地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讀圓覺經
- 乃知造物本均平,高下不論凹與凸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時升詠雪禁體物矣而彥序復為之取韻尤嚴勉強
- 筆頭喚醒靈均夢,猶憶當時楚畹香。 -- 出自宋·黃庚·墨蘭
- 省罰蠲茶法,均徭審地征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韓相生日
- 謹勿悲生女,均之有至情。 -- 出自宋·林同·婦女之孝二十首·木蘭
- 雖無槐鼎貴,均是代天職。 -- 出自宋·彭龜年·別宜春柯宰
- 執手告戒,義均骨肉。 -- 出自宋·釋善珍·祭果南澗南叔凱
- 讞議民無訟,均輸國不空。 -- 出自宋·蘇頌·廣東轉運張公挽辭二首
- 豈意他鄉會,均同一樂全。 -- 出自宋·孫應求·丁未仲夏季弟海陵官舍家大人賞月作詩和韻
- 圣心非獨樂,均施遍多方。 -- 出自宋·汪應辰·端午帖子詞皇帝合
- 為念往來渴,均施湯水無偏頗。 -- 出自宋·許仕叔·堆婆石
- 欲將此意靈均道,只恐靈均喚不醒。 -- 出自宋·楊公遠·次劉曉窗九日韻十首
- 營房之居,義均弟兄。 -- 出自宋·袁燮·丁未之冬營房告成有亭翼然名之曰勸功且為歌
- 久職清禁聊均佚,誰道明河不可親。 -- 出自宋·曾由基·送玉堂守永嘉
- 兇荒有數合均一,報應于中又分曉。 -- 出自宋·張伯子·視旱田賦呈上元簿楊明卿
- 臺旆行春暫均逸,鳳凰池暖正思賢。 -- 出自宋·張奎·興慶池禊宴
- 著撰煩鴻筆,均勞利建侯。 -- 出自宋·張士遜·送高學士知越
- 兇荒有數合均一,報應於中又分曉。 -- 出自宋·張孝伯·視旱田賦呈上元簿楊明卿
- 紉蘭獨抱靈均操,不帶春風兒女花。 -- 出自宋·張玉孃·香閨十詠·紫香囊
- 今人不識靈均意,祗作龍舟多競渡。 -- 出自宋·鄭瀛·官塘競渡
- 誤寵乘軒鶴,均憂入廟犧。 -- 出自宋·祖無擇·吏隱宜春郡詩十首
- 行吟亦抱靈均恨,鼓枻愁逢楚澤漁。 -- 出自·謀[B16J]·寄其勤宗兄
- 已知毅豹為均死,未識荊凡定孰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王中父哀詞(并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