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在第9個字的詩句
地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山蔽吳天密,江蟠楚地深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次韻唐公三首其一——東陽道中
- 室婦嘆鳴鸛,分為兩地愁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沈坦之將歸溧陽值雨留吾廬久之三首
- 我嘗不忍此,愿見井地平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發廩
- 無才處處是窮涂,兩地誰傳萬里書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答孫正之
- 山川清明草木靜,天地不復屯云雷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和王微之登高齋三首
- 平世雖多士,安能易地閑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湯泉壁堊諸子有欲閑之意
- 低徊使我思古人,此地摶兵走戎羯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陰山畫虎圖
- 當時豈意兩家子,此地更為同社人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始與韓玉汝相近居遂相與游今居復相近而兩家
- 為憶去年梅,凌寒特地來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題黃司理園
- 聞說梅花早,何如北地春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洛中訪袁拾遺不遇
- 直與南山對,非關選地偏。 -- 出自唐·孟浩然·冬至后過吳張二子檀溪別業
- 橘柚南中暖,桑榆北地陰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別鄉人南還
- 靜無戶庭出,行已茲地偏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題畫山水障
- 清曠前山遠,紛喧此地疏。 -- 出自唐·張九齡·南山下舊居閑放
- 寂寂無何鄉,密爾天地隔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有路在壺中,無人知地脈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游桃源一百韻
- 蕩漾浮天蓋,四環宣地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,因令屬和
- 青冥結精氣,磅礴宣地脈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望衡山
- 散誕向陽眠,將閑敵地仙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酬樂天閑臥見寄
- 震澤生奇石,沉潛得地靈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和牛相公題姑蘇所寄太湖石兼寄李蘇州
- 恨無黃金千萬餅,布地買取為丘園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詩,并沈中丞姚員外
- 昔日股肱守,朱輪茲地游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途次敷水驛,伏睹華州舅氏昔日行縣題詩處,
- 洛下推年少,山東許地高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浙西李大夫述夢四十韻,并浙東元相公酬和,
- 昔為帝王州,今幸天地平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許子擢第歸江寧拜親,因寄王大昌齡
- 五月火云屯,氣燒天地紅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祁樂歸河東
- 萬里江海通,九州天地寬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張秘書充劉相公通汴河判官,便赴江外覲省
- 自從兵戈動,遂覺天地窄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西蜀旅舍春嘆,寄朝中故人呈狄評事
- 別乘向襄州,蕭條楚地秋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送襄州任別駕
- 萬頃浸天色,千尋窮地根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與鄠縣群官泛渼陂
- 愛爾青青色,移根此地來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使院中新栽柏樹子,呈李十五棲筠
- 雙崖倚天立,萬仞從地劈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入劍門作,寄杜、楊二郎中,時二公并為杜元
- 相府征墨妙,揮毫天地窮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劉相公中書江山畫障
- 成功云雷際,翊圣天地安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左仆射相國冀公東齋幽居(同黎拾遺賦獻)
- 過盡長亭人更遠,特地魂銷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浪淘沙·花外倒金翹
- 自從蘇梅二子死,天地寂默收雷聲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感二子
- 二子精思極搜抉,天地鬼神無遁情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感二子
- 大哉滄海何茫茫,天地百寶皆中藏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鸚鵡螺
- 清光萬古不磨滅,天地至寶難藏緘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紫石屏歌
- 惟人有心無不獲,天地雖神藏不得。 -- 出自宋·歐陽修·吳學士石屏歌
- 風驅白雨洗園林,蔽地飛花一寸深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春詞絕句五首
- 藉檻湘陰凈簡書,接地春華幻塵垢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墨竹
- 聞諸古竺乾,毛發因地得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裴仲謨摘白須行
- 須臾心自殊,頓覺天地暄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飲酒
- 楊柳縈橋綠,玫瑰拂地紅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舞曲歌辭·屈柘詞
- 玉籍標人瑞,金丹化地仙。 -- 出自唐·溫庭筠·感舊陳情五十韻獻淮南李仆射
- 讀易夢周公,大得天地情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贈張先生
- 分攜俱是佐高牙,兩地光塵自等差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寄馀杭全安石段少連二從事
- 君起作歌我起和,天地和氣須充盈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依韻和提刑太博嘉雪
- 回看日月影,正得天地心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和人游嵩山十二題其十二·中峰
- 愿言造物者,回此天地力。 -- 出自宋·范仲淹·四民詩其一·士
“地”同音字
- 坻
- 岻
- 彽
- 踶
- 鯳
- 棣
- 遞
- 遞
- 釱
- 地
- 墬
- 底
- 的
- 仾
- 低
- 俤
- 偙
- 僀
- 厎
- 呧
- 唙
- 啇
- 啲
- 嘀
- 嚁
- 坔
- 坘
- 埅
- 埊
- 埞
- 堤
- 墑
- 奃
- 娣
- 媂
- 嫡
- 嶳
- 帝
- 廸
- 弟
- 弤
- 怟
- 慸
- 抵
- 拞
- 掋
- 摕
- 敵
- 敵
- 旳
- 杕
- 枤
- 柢
- 梊
- 梑
- 楴
- 樀
- 氐
- 滌
- 滌
- 滴
- 焍
- 牴
- 狄
- 玓
- 珶
- 甋
- 眱
- 睇
- 砥
- 碲
- 磾
- 祶
- 禘
- 秪
- 笛
- 第
- 糴
- 糴
- 締
- 締
- 羝
- 翟
- 聜
- 腣
- 苐
- 苖
- 荻
- 菂
- 菧
- 蒂
- 蔋
- 蔐
- 蔕
- 藡
- 蝃
- 蝭
- 螮
- 袛
- 覿
- 覿
- 觝
- 詆
- 諦
- 詆
- 諦
- 豴
- 趆
- 蹢
- 軧
- 迪
- 逓
- 遰
- 邸
- 鉪
- 鏑
- 鏑
- 阺
- 隄
- 靮
- 鞮
- 頔
- 馰
- 骶
- 髢
- 鸐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?
- 𠂖
- 𡰖
- 𤈥
- 𥿄
- 𦵦
- 𨑩
- 𪄱
- 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