喧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喧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弦以和音律,練以事寒喧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蠶作繭
- 結廬雜人境,喜無車馬喧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心遠軒
- 今朝夏雞鳴,麥熟田頭喧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田園樂
- 金鞍馳騁屬兒曹,夜半喧闐意氣豪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上元
- 如云青發擁朝簪,佳譽喧喧動士林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程殿丞還期
- 頗喜市朝內,獨無塵土喧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七月一日休假作
- 止知索寞簟瓢計,豈論喧嘩內素名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田中作
- 淡爾非外樂,恬然忘世喧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過介甫
- 新人藏匿舊人起,白晝喧呼駭鄰里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馮燕歌(一作沈下賢詩。據唐音統簽云:
- 身外都無事,山中久避喧。 -- 出自唐·司空圖·退居漫題七首
- 漁梁杳相望,石瀨夜聲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張文裕安寒十首
- 曉棹旌旗迥,暮河鉦鼓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孫器之奉使淮浙至江為書見寄以詩謝之五首
- 城邑雖云邇,常無車馬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南湖二首
- 愁聞俗客到,唯說市朝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復古詩首句云獨步復靜坐輒繼二章·獨步
- 旌幢車騎滿沙頭,鼓吹喧繁畫鹢浮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劉伯壽陪潞褉飲
- 日背嵩峰紫,春添洛水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王殿丞西京簽判
- 況茲辭榮久,厭苦車馬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聞景仁遷居計昌為詩寄之
- 烏飛城樹曉,雁泊野蕪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登平陸北回瞰陜城奉寄李八太學士使君二十二
- 跋馬風煙外,依稀鼓吹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登平陸北回瞰陜城奉寄李八太學士使君二十二
- 度矩茍不愆,寵辱徒喧喧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古詩贈興宗
- 一朝五鼓人驚起,呼嘯喧爭如竊語[六]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丈夫愕視隘街巷,婦女喧呼動圭篳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次韻和石末公七月十五夜月蝕詩
- 偏嫌近水多螻蟈,永夜喧呼聒夢回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雨中寄季山甫(二首)
- 信是天人居,幽幽寂無喧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張天師草堂
- 一篇飛入九重門,樂府喧喧聞至尊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贈康老人洽
- 鄰里桑麻接,兒童笑語喧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郊園即事寄蕭侍郎(一作呈蕭常州復)
- 伏波恩信動南夷,交趾喧傳四瑞詩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和容南韋中丞題瑞亭白燕、白鼠、六眸龜、嘉
- 月幌花虛馥,風窗竹暗喧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冬夜寓直麟閣(一作王維詩)
- 空山唯習靜,中夜寂無喧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宿清遠峽山寺
- 州縣供輸罷,追隨鼓笛喧。 -- 出自唐·杜荀鶴·題田翁家(一作家翁)
- 小池泉脈湊,危棟燕雛喧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暮春閑居示同志
- 清晨坐虛齋,群動寂未喧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晨坐寓興
- 杳靄虞泉夕,凄清楚挽喧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奉和鄭賓客相公攝官豐陵扈從之作
- 身外更何事,眼前徒自喧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讀陰符經寄鹿門子
- 高僧靜望山僮逐,走吏喧來水鴨沈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寄衛明府常見短靴褐裘,又務持誦是以有末句
- 亂撒真珠迸,點滴雨聲喧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水調歌頭·八蠻朝鳳闕
- 已覺人事寡,惟聞雞犬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新安錢學士以近詩一軸見貺輒成短言用敘單悃
- 靜寒琴意古,閑厭鳥聲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寄建德徐元輿
- 看花成子大,聞燕養雛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雜題三十八首并次韻其九
- 欲問移居意,還應避俗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和胡公疏送嶼師移居寶光寺
- 猶如野云翠,復落郡池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汝州後池聽水
- 散帙理舊學,了然無俗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題刁經臣山居時已應辟西幕
- 還享國人供,應無塵事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聞語十方璉長老
- 從茲朝夕間,不聞鳥雀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尹師魯治第伐樗
- 強言茍無補,何異秋蟲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吳季野
- 海底日未上,屋頭群雀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張法曹歸闕
- 燈火稍覺亂,應聞人語喧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昭信淮上
- 自從雜伯道,傾奪日喧喧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一品孫鄭昱
- 老郎方吏隱,應笑市朝喧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送戚殿丞之任括蒼
- 富有林泉樂,清無市井喧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閑中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