告在第7個(gè)字的詩句
告在第七個(gè)字的詩句
- 辜負(fù)我,悔憐君,告天天不聞。 -- 出自唐·牛嶠·更漏子·春夜闌
- 仁心知閔農(nóng),常告雨霽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五色雀?并引?
- 酒酣上馬去不告,獵獵霜風(fēng)吹帽斜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司竹監(jiān)燒葦園因召都巡檢柴貽勖左藏以其徒會(huì)
- 黽勉從事,不敢告勞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十月之交
- 彼姝者子,何以告之?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干旄
- 君子作歌,維以告哀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四月
- 我龜既厭,不我告猶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(jīng)·小旻
- 觀著這般火色,告媽媽將息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好事近·醫(yī)者索酬勞
- 別未十日,梁木告摧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中巖圜老像贊
- 坐視非所安,忠告反取疑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里中事
- 聲聲似把芳心告。 -- 出自宋·柳永·隔簾聽·咫尺鳳衾鴛帳
- 乞身來闕下,賜告臥漳濱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許給事見示哭工部劉尚書詩因命同作
- 神協(xié)人同,道以告之。 -- 出自唐·柳宗元·貞符
- 黽俯從役,豈敢告勞。 -- 出自唐·王勃·倬彼我系
- 即今俱白首,赴告忽黃茅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曾伯貢主簿挽詩二首
- 歸來重思忖,愿告諸邑君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旱災(zāi)自咎,貽七縣宰
- 日月悠悠,我生告遒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短歌行
- 再命趨王畿,請(qǐng)告奉慈親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送云陽鄒儒立少府侍奉還京師
- 迨其解化,莊語告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故陳氏畫像贊
- 跪望嵕山重啟告,可能余烈不勝妖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中元甲子以辛丑駕幸蜀四首
- 百骸未病,兩目告瘁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種藥苗二首其二種決
- 家兄子瞻以書告曰:“不如道歙溪,過錢塘,一觀老兄遺跡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寄龍井辯才法三絕〈并敘〉
- 勒詩高岸石,敢告後代生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寄題潯陽周氏濂溪草堂
- 尚傳十四帝,始告歷數(shù)窮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讀五代史
- 結(jié)交謂無嫌,忠告期有補(bǔ)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過介甫歸偶成
- 懷歸聊露請(qǐng),予告辱推恩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登平陸北回瞰陜城奉寄李八太學(xué)士使君二十二
- 從宦非所堪,長告欣得請(qǐng)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出京
- 振衣去朝市,賜告歸林泉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奉送韋起居老舅百口假滿歸嵩陽舊居
- 命太史視日,祗告前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奉禮歌
- 有鬼稱使者,來告風(fēng)波期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送楊明叔
- 卻少可飲人,為告月休沒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萊宣遺酒
- 乃知二公貴,逆告意可賾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永叔內(nèi)翰見索謝公游嵩書感嘆希深師魯子聰幾
- 若謂先天言可告,君臣父子外何歸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先天吟
- 我筮我龜,莫我告繇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上古之什補(bǔ)亡訓(xùn)傳十三章·燕于巢一章
- 是年名大有,敢告史臣書。 -- 出自宋·宋祁·喜有秋
- 世多俗耳固莫告,當(dāng)冀上帝依稀聞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再寄滿子權(quán)二首
- 遷客無辜祝史告,神明有喜女巫知。 -- 出自唐·耿湋·岳祠送薛近貶官
- 山中不知年,或告以于耜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溪行
- 耐羞耐恥頻頻告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金雞叫
- 上田田難種,懇告、神怎飛?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滿庭芳 繼重陽韻 藏頭 拆起方字
- 策杖一行人,明告此意獨(dú)。 -- 出自清·乾隆·題王蒙秋林散步
- 衣之出看又汝告,謬為與汝增殷勤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自尤
- 天乎未雨,余不告勞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云興于山
- 聊為遒人徇,敢告良有司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里胥
- 相迎魚鳥如相告,車騎今回又較都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迎倉使李監(jiān)丞八絕
- 三時(shí)務(wù)逐,于焉告功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
- 有幣將之,維以告虔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作配明祀,奠以告虔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卒爵樂半,禮備告知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以后蠟祭四十二首
- 箅物昭陳,工祝告具。 -- 出自隋·佚名·紹興淳熙分命館職定撰十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