吼在第7個字的詩句
吼在第七個字的詩句
- 輪臺九月風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隨風滿地石亂走。 -- 出自唐·岑參·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/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
- “輪臺九月風夜吼,一川碎石大如斗,隨風滿地石亂走”全詩翻譯賞析 -- 出自唐··
- 忽聞河東獅子吼,拄杖落手心茫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
- 饑火燒腸作牛吼,不知待得秋成否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應
- 山根浪頭作雷吼,縮手敢試舟師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再過泗上二首
- 腥至焦長蛇,聲吼纏猛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火
- ]獸中刀槍多怒吼,鳥遭羅弋盡哀鳴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禽蟲十二章
- 匣中寶劍作雷吼,神物那得終摧藏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秋
- 床頭忽覺蛟龍吼,天上方驚牛斗空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甲午十一月十三夜夢右臂踴出一小劍長八九寸
- 拏空爭死作雷吼,震動山林裂崖石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大雪歌
- 君要親嘗獅子吼,法須盡吐野狐涎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贈王伯長主簿
- 徐行出燒地,連吼入黃茆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雜曲歌辭·壯士行
- 浙江濤驚獅子吼,稽嶺峰疑靈鷲飛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送元簡上人適越
- 我愿作陳那,令吼震山谷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和子瞻雙石
- 澒聲少得似雷吼,纏弦不敢彈羊皮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琵琶歌
- 有時雷雨過,暗吼闐闐聲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三嘆
- 愁腸欲轉蛟龍吼,醉眼初開日月明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予病瘴,樂天寄通中散、碧腴垂云膏,仍題四
- 萬木號風疑虎吼,亂泉驚雨挾龍飛。 -- 出自明·唐寅·題畫九首
- 從教屋外陰風吼,臥聽籬頭響玉簫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秋日田園雜興
- 翠微中斷雪澗吼,兩耳不辦供喧豗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游仰山謁小釋迦塔,訪孚惠二王遺跡,贈長老
- 一任大千都震吼,便從卷葉訂圓通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耳鳴
- 風生兩腋輕,泉吼四山眩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華嚴寺
- 稚驢黑月光中吼,饑鼠青燈影下游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遣興
- 若使阿婆真一吼,目生隨后悔何追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定變難
- 夜半枕前師子吼,起來燒卻野狐書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再答并簡康國兄弟四首
- 肥如瓠壺鼻雷吼,幸君飲此勿飲酒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以小團龍及半挺贈無咎并詩用前韻為戲
- 揀芽入湯獅子吼,荔子新剝女兒頰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戲贈曹子方家鳳兒
- 左篁揭指徵羽吼,煬帝起坐淮王愁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薛陽陶觱篥歌
- 英雄空聽生銅吼,感慨誰知白石歌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夜偶成 其一
- 游戲但聞師子吼,比丘身衣錦袈裟。 -- 出自明·朱元璋·游鐘山
- 松間一太息,樹吼蒼云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秋宵辭
- 頂門夜半雷聲吼,匝地清風神鬼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萬法歸一歌
- 云迷古洞虎狼吼,煙鎖平林鳥雀驚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白鶴觀
- 松以碧濤成夜吼,山為翠浪接空浮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仙槎寄呈王待制
- 武昌萬疊戈船吼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贈蘇崑生(蘇,固始人,南曲為當今第一。曾
- 萬馬齊暗蒲牢吼,百斛蛟螭囷蠢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題曹實庵珂雪詞
- 吽呀聞爭犬,哮吼厭啼{左馬右蒙}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冬夕會飲聯句
- 擺磨萬木聲,朝吼暮不止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兩日苦風思江南
- 怒為伍子潮江吼,細入歐公夜壁鳴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七月望郡庠賦秋聲詩且欲不犯題字及見所作良
- 饑腸未慣猶空吼,凍臉何知輒妄赪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大雪中李提舉惠玻璃泉兩榼二首
- 床頭吳鉤作龍吼,便欲乘此搗穹廬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古詩
- 鐵笛夜吹金劍吼,恨此瀛洲路杳。 -- 出自宋·葛長庚·賀新郎·極目飆塵表
- 饑腸慣作晴雷吼,且乞梧桐一夜涼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秋熱
- 平涼壇西鼓聲吼,伏兵大呼侍中走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侍中走
- 風生百獸低,欲吼空山夜。 -- 出自明·高啟·姑蘇雜詠 師子林十二詠 師子峰
- 風云慘淡豺貙吼,日憂無飯仍無酒。 -- 出自宋·洪咨夔·題李杜蘇黃像·少陵
- 青萍委匣休哮吼,未有恩仇擬報誰。 -- 出自唐·羅鄴·早發宜陵即事
- 金氣橫空作龍吼。 -- 出自宋·陳德武·歸朝歡·昨夜城頭望牛斗
- 聞說近來獅子吼,應將驢腳問生緣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和天衣聰老五首
- 不驚赤日雷霆吼,但怪青天雪雹鳴。 -- 出自宋·王之道·題四祖山瀑泉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