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吹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天公恐我愁瘴霧,十日號風吹石裂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乾道癸巳臘後二日,桂林大雪尺余,郡人云前
- 山腰澗閽莫濡滯,早晚天風吹蛻蟬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次韻李器之編修靈石山萬歲藤歌
- 人生意氣得失間,輕重劍頭吹一吷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過松江
- 後來饑客眼長寒,浪傳樂府吹復彈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韓無咎檢詳出示所賦陳季陵戶部巫山圖詩,仰
- 安得扁舟系絕壁,臥聽漁童吹短笛。 -- 出自宋·范成大·浯溪道中
- 幾點護霜云影轉,誰家蘆管吹秋怨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蝶戀花·庭院碧苔紅葉遍
- 東風又作無情計,艷粉嬌紅吹滿地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玉樓春
- 新月又如眉,長笛誰教月下吹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南鄉子·新月又如眉
- 舊時家近章臺住,盡日東風吹柳絮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木蘭花
- 望海霞接日,紅翻水面,晴風吹草,青搖山腳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一寸金·州夾蒼崖
- 只今棲棲守環堵,五月樵風吹宿莽。 -- 出自宋·周邦彥·薛侯馬
- 飄零萬里若為家,一夜西風吹鬢華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重陽
- 欲從壺子覓三機,劍首終然吹一吷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贈趙神眼
- 倚欄桿處獨自立,青翰何人吹玉簫?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夜會問答十
- 怪來煙雨落晴天,元是海風吹瀑布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寄題天臺國清寺齊梁體
- 布帆天闊隨鳥道,石林風冕吹人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伯時彭蠡春牧圖
- 此邦雖陋有佳士,勿厭風沙吹茫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答和甫盧泉水三首
- 北風不惜江南客,更入破窗吹客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大風
- 至今想象隔人世,往往風濤吹晝夢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送陳睦龍圖出守潭州
- 明朝鼓角背王城,莫聽單于吹曉弄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送陳睦龍圖出守潭州
- 胡為賓主兩相好,一榻掛壁吹清風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徐孺亭
- 孔公孟子巧言語,剖瓢插竹吹笙簧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劉涇見寄
- 牽牛自載倚桂根,清風颯然吹四鄰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西軒畫枯木怪石
- 塌然四壁倚機杼,收拾遺粒吹糠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吳中田婦嘆
- 正古花搖落,寒蛩滿地,參梅吹老,玉龍橫竹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一寸金·秋壓更長
- 風裊裊兮木紛紛,凋綠葉兮吹白云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獄中學騷體
- 世間萬事關愁思,莫使秋風吹酒醒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趙克勤曾橐卿景壽同登黃南恩南樓
- 人言此角只兒戲,孰識古人吹角意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烏鹽角行
- 來尋吾祖隱居處,裊裊春風吹酒旗。 -- 出自宋·戴復古·東池
- 昨夜天寒孤月黑,蘆花卷風吹不得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梅花 其一
- 我歌謫仙白云歌,清風飄飄吹女蘿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白云歌為李紫□作
- 二月三日雨不歇,桃花杏花吹作泥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春日即事
- 白露灑葉珠離離,十月霜風吹不倒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勁草行
- 前年放船九江口,秋風獵獵吹蒲柳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秋山圖
- 今年送客浦陽江,六月秋風吹柳樹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送汪用衡北上
- 平湖底,見層嵐,涼月下,聞清吹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東吳樂/尉遲杯
- 山銜日腳水關掩,孤樓引角吹單于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晚出江城聞角
- 北風破雨初成雪,齋舫篷窗吹紙裂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艤舟秦淮雪中訪侍其瑀
- 欲將今夜思歸夢,憑仗春風吹到家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魏城東
- 樓上重檐山隱隱,東風盡日吹蟬鬢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鵲踏枝·粉映墻頭寒欲盡
- 只知長坐碧窗期,誰信東風吹散,綠霞飛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虞美人·春山拂拂橫秋水
- 只知長作碧窗期,誰信東風、吹散彩云飛。 -- 出自唐·馮延巳·虞美人·玉鉤鸞柱調鸚鵡
- 倚闌干、仗何人去,囑羌管休吹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賞南枝
- 二月南湖春雨多,春風蕩漾吹湖波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南湖行二首
- 世傳仙人家此地,天風泠泠吹我襟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游麻姑山
- 長簾高褰掃落葉,短杌背立吹殘燈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冬曉書懷
- 三吳月出照金戟,百越風來吹玉斝。 -- 出自宋·曾鞏·送程公辟使江西
- 斷碑名姓已磨滅,永日東風吹野蒿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河北道中作
- 移床獨上高臺臥,颯颯涼風吹面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南園雜詩六首·見山臺書臥偶成
- 傳語春風留客好,莫容易,便吹殘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江城子·杏花開過雪成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