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在第8個(gè)字的詩句
含在第八個(gè)字的詩句
- 春桃散紅煙,寒竹含晚凄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與王二十一員外涯游枋口柳溪
- 裴回白日隱,暝色含天地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薛據(jù)宰涉縣(自永樂主簿陟狀,尋復(fù)選受此
- 空令浣沙態(tài),猶在含毫間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觀李湊所畫美人障子
- 英資挺孤秀,清論含古流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四判官赴河西軍試
- 晚花對古戍,春雪含邊州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送裴四判官赴河西軍試
- 落日征驂隨去塵,含情揮手背城闉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潁川留別司倉李萬
- 明滅泛孤景,杳靄含夕虛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往云門郊居途經(jīng)回流作
- 疏松映嵐晚,春池含苔綠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題鄭弘憲侍御遺愛草堂
- 郡齋有佳月,園林含清泉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答崔都水
- 閑門蔭堤柳,秋渠含夕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與韓庫部會王祠曹宅作
- 新林泛景光,叢綠含露濡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莊嚴(yán)精舍游集
- 高閣照丹霞,飗飗含遠(yuǎn)風(fēng)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同德寺閣集眺
- 春鳥依谷暄,紫蘭含幽色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與幼遐、君貺兄弟同游白家竹潭
- 朝紅爭景新,夕素含露翻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對雜花
- 昔者麗鴻藻,玉振含清暉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挽巽齋先生歐陽大著
- 文采珊瑚鉤,淑氣含公鼎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陸樞密秀夫第五十二
- 林葉脫紅影,竹煙含綺疏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憶登棲霞寺峰
- 一得古詩字,與玉含異藏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雙魚謠
- 具區(qū)包地髓,震澤含天英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初夏即事寄魯望
- 窗欞帶乳蘚,壁縫含云蕤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太湖詩·三宿神景宮
- 清煙埋陽烏,藍(lán)空含秋毫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酬魯望夏日四聲四首·平聲
- 向日但疑酥滴水,含風(fēng)渾訝雪生香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詠白蓮
- 吾子有嘉德,譬如含薰蘭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以同心之言其臭如蘭為韻寄李子先
- 袖中出新詩,山水含碧鮮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喜知命弟自青原歸
- 相思秋日黃,西嶺含半規(guī)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周德夫經(jīng)行不相見之詩
- 明月出東墻,萬物含余姿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和淵明飲酒二十首
- 旌旂翻空色,笙竽含妙音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將出洛城過廣愛寺見三學(xué)演師引觀楊惠之塑寶
- 春陽被原野,濉渙含流澌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題南都留守妙峰亭
- 新彎畫眉未穩(wěn),似含羞、低護(hù)墻頭。 -- 出自宋·吳文英·聲聲慢·檀欒金碧
- 鴉黃粉白車中出,含嬌含態(tài)情非一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長安古意
- 水華鏡秋色,山翠含夕瞟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赤薔安撣師塔
- 此外若容添一語,含元殿里覓長安。 -- 出自清·龔自珍·已亥雜詩 179
- 盆畫半藏,蘭畫半含。 -- 出自清·鄭燮·題半盆蘭蕊圖
- 唐民聽伴侶,不復(fù)含悲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景仁緱氏別后見寄求決樂議雖用其韻而不依
- 盡日厭厭□臉、淺含顰。 -- 出自宋·張先·南歌子·醉後和衣倒
- 惟有數(shù)苞紅萼在,含芳只待舍人來。 -- 出自唐·徐凝·題開元寺牡丹
- 拾翠江邊猶記否,含笑含顰送君酒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重過石城埭
- 靈宮肅清曉,細(xì)柏含古春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緱山置酒
- 欲別無言倚畫屏,含恨暗傷情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望遠(yuǎn)行·欲別無言倚畫屏
- 恁不似當(dāng)年,絳唇含笑,而今剩有啼痕淚頰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幔卷?
- 紫煙如芝蘭,澗谷含幽芳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荷風(fēng)薦涼屷于御風(fēng)臺者六因賦古
- 冥觀成感激,躑躅含酸辛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懷二十四首
- 坐食不知恩,怙勢含威兇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(shí)述事(十首)
- 何為昧自反,一體含怒瞋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感時(shí)述事(十首)
- 辛苦陌頭楊柳樹,含顰等待大陽舒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雨中呈石末公
- 熠爚御風(fēng)靜,葳蕤含景鮮。 -- 出自唐·宋之問·玩郡齋海榴
- 惆悵妝成君不見,含情起立問傍人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雜興五首
- 種杏當(dāng)暑熱,烹茶含露新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伏蒙十七叔寄示喜慶感懷三十韻因獻(xiàn)之
- 碧樹泛鮮飆,玉琴含妙曲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雜詩五首
- 更憶八行前日到,含凄為報(bào)秣陵書。 -- 出自唐·權(quán)德輿·哭張十八校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