含在第6個字的詩句
含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蒙蒙堤畔柳含煙,疑是陽和二月天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柳枝辭十二首
- 插花枝共動,含笑靨俱生。 -- 出自唐·陳述·嘆美人照鏡
- 欲續豐碑語,含毫恨不才。 -- 出自唐·劉廓·楊岐山
- 視膳回天仗,含飴樂圣辰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太皇太后閣春帖子
- 誰知攬結處,含思向馀芳。 -- 出自唐·裴杞·風光草際浮
- 泛彩池塘媚,含芳景氣融。 -- 出自唐·陳祜·風光草際浮
- 空懷受恩感,含思幾躊躇。 -- 出自唐·廣宣·皇太子頻賜存問,并索唱和新詩,因有陳謝
- 文始通道源,含光隱關吏。 -- 出自唐·吳筠·高士詠·文始真人
- 臉花不綻幾含幽,今夕陽春獨換秋。 -- 出自唐·張云容·與薛昭合婚詩
- 一聽歌調一含顰。 -- 出自元·趙孟*·巫山一段云 朝云峰
- 紫桐生乳竹含胎,草細花幽石徑回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雜題(三首)
- 根曲蛟蚪,氣含蔬筍,全味勝粱肉。 -- 出自元·王丹桂·無俗念 本名念奴嬌 詠竹,謹繼長春真人韻
- 雅意竟誰了,含恨入荒*。 -- 出自元·胡祗*·水調歌頭 招友人飲
- 平生事,幾度含章殿宇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摸魚兒 壽燕五峰右丞 此首下原附五峰詞不錄
- 青松如高人,含風自蕭颼。 -- 出自元·周權·夏日偕友晚步飲聽泉軒
- 玄妙處、太一含真,玄元成象,升降個中無滯。 -- 出自元·馮尊師·蘇武慢·悟人曹溪
- 芥納須彌,珠含罔象,朗耀懸秋月。 -- 出自元·王*·百字令 釋宗
- 道隱無名,包含萬象,總在身心。 -- 出自元·王*·沁園春 贈混真子只訣
- 應知此別長,含淚不堪抆。 -- 出自明·曹學佺·送陳德遠吏部
- 清景摹乘興,含毫浴硯坳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庸庵用游半淞園韻見懷次答
- 隔岸寒山色,含凄望舊京。 -- 出自清·錢敬淑·泊浦子口
- 姑蘇臺畔樹含秋,蟬噪西風雨乍收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送僧歸姑蘇
- 山疊水茫茫,含情向誰說。 -- 出自宋·釋智圓·心交如美玉
- 拂水煙梢潤,含風鈿葉攢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柳嘲竹
- 千林憔悴獨含春,笑倚黃昏未識顰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江梅
- 拊髀咨詢及,含香誥命頒。 -- 出自宋·高荷·上黃太史
- 吹怨蘆聲慘,含凄雁影寒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聞舟中笛
- 泛露光偏亂,含風影自斜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葉
- 葉次綴小蕾,含黃未成開。 -- 出自明·沈周·白茅顧氏種荔核成樹有感(弘治壬戌)
- 群公次第多含笑,滿袖氳氤尚有香。 -- 出自明·陳沂·憶昔(四首)
- 自有芳洲杜,含滋日日生。 -- 出自明·王慎中·題徐氏溪亭二首
- 別矣可奈何,含淚入城去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述別為丘長孺
- 抆淚踏邊塵,含愁別宮院。 -- 出自元·張憲·發白馬
- 妖姬臉似花含露,玉樹流光照后庭;花開花落不長久,落紅滿地歸寂中! -- 出自南北·陳叔寶·玉樹后庭花
- 垂楊弄柔絲,含愁不能折。 -- 出自宋·蔡沈·送連惟馨之小湖兼簡程節推
- 瓊裾初到似含羞,剩擬人間款曲留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次劉學錄梅韻
- 沙侵鶩磧猶含潤,花點魚叉不受塵。 -- 出自宋·陳旻·春波亭
- 石家有兒玉含晶,噓為云氣吸為晴。 -- 出自宋·崔鶠·子石硯
- 觜長毛短淺含臕,久向山中食藥苗。 -- 出自宋·村寺僧·蒸豚
- 見晚別何早,含情酒澆愁。 -- 出自宋·方大琮·送廣東趙舶使
- 羸劣慚形穢,含弘賴疾藏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喜寓軒張夢符侍郎下訪
- 英英晚節花,含霜發鮮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九日會客面岳亭以采納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分
- 高蹈遺塵蛻,含華傲素園。 -- 出自宋·龔宗元·贈處士林逋
- 群犀戲浴江含石,饑雁悲鳴櫓下灘。 -- 出自宋·黃大受·梅川呈同舟游仲發時中流失舟故云
- 莫涉水之涯,含沙中兩足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紀愁
- 回首瞥見郎,含羞整搔頭。 -- 出自宋·慧姞·賦情
- 雙紅共蒂初含笑,眾卉千名總合奇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瑞金縣西池雙蓮汪簿有詩見寄因以和之
- 考古淵源博,含章氣思宏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韓相生日
- 強力喜饕吞,含血不肯吐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雜詩
- 人生襲元精,含和百神抱。 -- 出自宋·李復·早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