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在第6個字的詩句
吞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修蛇橫洞庭,吞象臨江島。 -- 出自唐·李白·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
- 兩山控吾前,吞吐久不嘬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十月一日將至渦口五里所遇風留宿
- 棄絕父母恩,吞聲行負戈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前出塞九首
- 白蛇登其巢,吞噬恣朝餐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義鶻行
- 庶與達者論,吞聲混瑕垢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上水遣懷
- 親戚不得別,吞聲泣路旁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寓意詩五首
- 胡為坐自苦,吞悲仍撫膺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反鮑明遠白頭吟
- 弄河移砥柱,吞日倚扶桑。 -- 出自唐·李商隱·玄微先生
- 伏櫪天涯老,吞舟海澨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書嘆
- 世方窘若魚吞鉤,我獨超然鷹脫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睡起
- 悵望懷古人,吞聲死農畝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露坐
- 豈若世上人,吞聲氣如縷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過張王行廟
- 千巖角逐互吞吐,一峰拔起矜崔嵬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山中得長句戲呈周輔并簡朱縣丞
- 興來尚能氣吞酒,詩成不覺淚漬筆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雨三日歌
- 偶逃鼉作鯨吞地,幸保詩狂酒病身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識喜
- 頗憂昨暮云吞日,猶幸今朝雨壓風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子坦
- 碧云忽起欲吞日,黃葉自凋非霣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子聿至湖上待其歸
- 縱酒長鯨渴吞海,草書瘦蔓飽經(jīng)霜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夜飲示坐中
- 坐幄無奇兵,吞舟漏疏網(wǎng)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感懷詩一首 時滄州用兵。
- 何為服黃金,吞白玉? -- 出自唐·李賀·苦晝短
- 潴為七百里,吞納各殊狀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岳陽樓別竇司直
- 坐令無事人,吞刃割肺腑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讀唐人于濆、劉駕詩
- 駕浪沉西日,吞空接曙河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洞庭湖
- 縈纏傷竹柏,吞噬及蟲蛾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蟲豸詩·蜘蛛
- 一廝躪其足,吞聲以自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高沙道中
- 公如大國楚,吞五湖三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子瞻詩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堅體蓋退之戲效孟郊
- 猛摩虎牙取吞噬,自嘆日月不照臨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次韻答張沙河
- 打荷看急雨,吞月任行云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·和涼軒二首
- 來時瞬息平吞野,積久欹危欲敗檐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子瞻賦雪二首
- 何人上馬氣吞虎,狐帽壓耳皮蒙膺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和子瞻司竹監(jiān)燒葦園因獵園下
- 聞君絕弦曲,吞恨更無言。 -- 出自唐·盧照鄰·同崔錄事哭鄭員外
- 丹霞紫霧互吞吐,重岡復嶺青盤旋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天臺行
- 露洗涼蟾,潦吞平野,三萬頃非塵界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菱花怨
- 荊溪笠澤相吞吐。 -- 出自宋·賀鑄·荊溪詠/漁家傲
- 兇徒馬上暗吞聲,女伴閨中潛生[七]喜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秦婦吟
- 已矣復何道,吞聲赴黃泉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思悲翁
- 威震新塘,氣吞漣楚,滌掃妖氛但指期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沁園春·淮海知名
- 把金丹一粒,吞來入腹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粉蝶兒·欲識還丹
- 一回酒渴思吞海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殘句:
- 何必陶隱居,吞霞養(yǎng)純精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再次韻文潛病起
- 寧容網(wǎng)目漏吞舟,誰能烹鮮作苛碎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次韻蘇公西湖徙魚三首
- 鱗鱗秧活方吞水,翼翼山飛欲舞云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呈齡叟
- 兩崖踞海潮吞腳,萬石封堤水掉頭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定海
- 老齒本自疏,吞吮頗辛苦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笑笑一篇代簡答王之朝
- 清江酒渴憑吞卻,莫乞金莖露一杯。 -- 出自當代·錢鐘書·叔子索書扇即贈
- 乃致金翅鳥,吞龍護洪淵。 -- 出自唐·顧況·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
- 攻沖氣何雄,吞囓勢未厭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過揚子江
- 西南無盡望,吞恐罄吳郊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太湖
- 鮫盤千點怨吞聲,蠟炬風高翠箔輕。 -- 出自宋·錢惟演·淚二首
- 威撼邊城,氣吞胡虜,慘淡塵沙吹北風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沁園春·玉帶猩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