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在第10個字的詩句
吞在第一十個字的詩句
- 重疊愁腸只自知,苦于吞蘗亂于絲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旅懷寄友人
- 巴蜀削平輕似紙,勾吳吞卻美如飴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兩晉
- 門客家臣義莫儔,漆身吞炭不能休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豫讓
- 虞虢相依自保安,謀臣吞度不為難。 -- 出自唐·周曇·春秋戰國門宮之奇
- 漢土民皆沒為虜,飲恨吞聲空嗢咽。 -- 出自唐·劉景復·夢為吳泰伯作勝兒歌
- 薄宦崎嶇清議里,風煙吞吐畫圖間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浣溪沙 吳村道中在平陽府北三十里汾水西,
- 大船小船爭避行,長年吞聲復搖手。 -- 出自清·汪琬·官軍行
- 湛湛天宇高,光氣相吐吞。 -- 出自明·貝瓊·十月既望鳳凰山晚歸
- 魑魅入林逢不若,蛤蟆吞月鑒方諸。 -- 出自清·黃遵憲·和鐘西耘庶常德祥律門感懷詩
- 有拳爺不識,有口佛不吞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自贊
- 玉帛相會盟,兵車相并吞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聞葉正則閱藏經次其送客韻以問之
- 漳水頭堪白,融峰淚幾吞,嵌崎辭故里,觚角見修門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上鄭參政四十韻
- 利石侔劍戟,風濤相吐吞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紀行十首 金川門
- 上天眷李氏,未許鯨鯢吞。 -- 出自宋·陳長方·陸宣公
- 意共一脈落,高下相吐吞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和胡應祥游石進韻
- 顏曾日用功,如海眾水吞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寄題微州李君博文閣
- 飛閣臨無地,巨區可平吞。 -- 出自宋·范偃·和張承吉韻
- 莫想銀絲膾,冰盤一醉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陳正之團扇畫一魚二首
- 妙得濠梁趣,任公犗肯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次韻陳正之團扇畫一魚二首
- 口齒未即閉,飯含莫咽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哭從兄良遇
- 一朝怪事作,傳聞聲為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
- 早夸發縱輕烹狗,終藉吞舟失漏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漢
- 遠望陽城湖,八九云夢吞。 -- 出自宋·傅宏·和張祜韻
- 我室既盡毀,大盜將起吞,藐焉蟻虱臣,埋輪承誤恩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次韻徐影說見寄并呈牟存叟
- 船隨山共走,霧與水相吞。 -- 出自宋·鞏豐·曉起甘蔗洲
- 十里湖光漾碧霄,山云吞吐筆難描。 -- 出自宋·顧逢·石湖行春橋
- 晚目層城上,山川自吐吞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城上
- 渥洼困鹽車,帖耳聲復吞。 -- 出自宋·胡如壎·后答吳尚書
- 客至勿多語,谷吐且復吞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送王敦素
- 西風野如赭,見者輒吐吞。 -- 出自宋·江砢·句
- 客愁浩如許,我聲已載吞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·贈高老
- 天面無纖靄,平川灝氣吞。 -- 出自宋·李衡·與仲彌性同次唐人二詩韻
- 往還無須臾,失聲強復吞。 -- 出自宋·李謹思·懷古
- 幼婦帶桎梏,嚼飯不敢吞。 -- 出自宋·林亦之·范宰登瑞峰塔續蒙寵寄古篇輒次來韻
- 朝分糠籺餐,暮掇藜藿吞。 -- 出自宋·龐謙孺·古詩四首呈劉行簡給事丈
- 弟兄號叫鄰里驚,兩家吞聲喪其嫗。 -- 出自宋·沈作喆·哀扇工歌
- 占斷好山猶可在,無端吞并一江云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寧·題湘西廖次高水南真趣
- 斯言當余意,為慟聲復吞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故仁壽簿張府君挽詩覽府君事狀見其居靖康國
- 煙云合千態萬狀,意氣吞五湖三江。 -- 出自宋·釋寶曇·題道夫東征錄
- 臨濟德山,不妨提唱,龜吞陜府鐵牛,蛇咬嘉州大像。 -- 出自宋·釋法泰·偈七首
- 云蓋是事不如,說禪似吞栗薄。 -- 出自宋·釋方會·偈
- 紹興五年戊寅冬,王母吞卻嘉州像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送夢石歸妙峰德云庵
- 公無說與市朝予,啄腐吞腥渠得知。 -- 出自宋·釋慧空·食荀
- 昨夜虛空開口笑,石人吞卻洞庭湖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偈頌一百零一首
- 脫下草鞋頭戴出,石人吞卻洞庭湖。 -- 出自宋·釋慧性·頌古七首
- 的的古帆已掛后,小魚吞卻大頭魚。 -- 出自宋·釋了一·頌古二十首
- 半夜烏雞何處去,天明吞卻玉麒麟。 -- 出自宋·釋明辯·頌古三十二首
- 鉤餌深拋五十年,鯨鰲吞海誤吞鉤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昨夜蝍{潦氵換蟲}吞跛鱉,天明屙出一團鐵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四首
- 當年不合棄金輪,忍凍吞饑度六春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