吞在第10個(gè)字的詩句
吞在第一十個(gè)字的詩句
- 頃者三韓使,幾為蛟鱷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頃年楊康功使高麗,還,奏乞立海神廟於板橋
- 頃年三韓使,幾為鮫鱷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頃年楊康功使高麗還奏乞立海神廟于板橋仆嫌
- 哀哉吳越人,久為江湖吞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黃師是赴兩浙憲
- 有子不為謀置錐,虹霓吞吐忘寒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和晁無咎學(xué)士相迎
- 生別古所嗟,發(fā)聲為爾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別李義
- 臨風(fēng)欲慟哭,聲出已復(fù)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閬州東樓筵,奉送十一舅往青城縣,得昏字
- 稷契易為力,犬戎何足吞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客居
- 棋鬭機(jī)關(guān)嫌狡獪,鶴貪吞啖損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偶作
- 遲回未死間,饑渴欲相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贖雞
- 山回若鰲轉(zhuǎn),舟入似鯨吞。 -- 出自唐·白居易·送友人上峽赴東川辭命
- 少年喜任俠,見酒氣已吞,一飲但計(jì)日,斗斛何足論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飲
- 泉石相縈帶,云煙互吐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泛湖至東涇
- 人生正應(yīng)爾,云夢(mèng)不須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記前輩語
- 游魚去甚健,投餌棄不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過魚蛇市小寺
- 憶昔西戍日,孱虜氣可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村飲示鄰曲
- 雷雨始退散,云月相吐吞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七月十一日雨後夜坐戶外觀月
- 撩頭雖欲吐,到口卻成吞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
- 積學(xué)螢嘗聚,微詞鳳早吞。 -- 出自唐·杜牧·川守大夫劉公早歲寓居敦行里肆有題壁十韻
- 予嘗憐其肉,柔弱甘咀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車螯二首
- 維海錯(cuò)萬物,口牙且咀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車螯二首
- 峰嶺互出沒,江湖相吐吞。 -- 出自宋·王安石·昆山慧聚寺次張祜韻
- 笙簧百囀音韻多,黃鸝吞聲燕無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百舌吟
- 結(jié)友心多契,馳聲氣尚吞。 -- 出自唐·劉禹錫·武陵書懷五十韻
- 天子色為動(dòng),群公聲亦吞。 -- 出自宋·秦觀·寄題傅欽之草堂
- 由來骨鯁材,喜被軟弱吞。 -- 出自唐·韓愈·送進(jìn)士劉師服東歸
- 東渚西陂萬馬奔,浪花吞盡舊波痕。 -- 出自宋·楊萬里·初夏即事十二解
- 西北未及終,東南不可吞。 -- 出自唐·王昌齡·詠史
- 山深多掩映,僅免鯨鯢吞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賽神
- 回悲曝鰓者,未免鯨鯢吞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競(jìng)渡
- 司晨守夜悲雞犬,啄腐吞腥笑雕鶚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有鳥二十章
- 巨蟒壽千歲,天遣食牛吞象充腹腸。 -- 出自唐·元稹·人道短
- 聲如震雷震,勢(shì)若江湖吞。 -- 出自宋·姜夔·昔游詩
- 崆峒黯淡碧琉璃,白云吞吐紅蓮閣。 -- 出自唐·王建·題臺(tái)州隱靜寺
- 拾月鯨口邊,何我免為吞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戲贈(zèng)無本
- 舊使常以禮,新怨將誰吞。 -- 出自唐·孟郊·吊江南老家人春梅
- 高歌長(zhǎng)安酒,忠憤不可吞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送李十四山東游(一作山人東游)
- 凄涼馀部曲,發(fā)聲為爾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鄒處置第一百二十八
- 黑蟻旋磨千里錯(cuò),巴蛇吞象三年覺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羅漢南公升堂頌二首
- 從此改名杉蚵蚾,恐來吞月直須防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木龜亭留題
- 漢武巡游虛軋軋,秦皇吞并謾驅(qū)驅(qū)。 -- 出自唐·羅隱·自貽
- 川原不論頃,云夢(mèng)可勝吞。 -- 出自宋·蘇轍·次韻王君北都偶成三首
- 麻麥爛死秧苗無,百姓吞聲苦饑苦,驢兒啖粟恬故故。 -- 出自元·王冕·花驢兒
- 眼里衡湘一個(gè)無,文情吞漢武吞胡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哭梅克生
- 直言珠可吐,寧知炭欲吞。 -- 出自南北·庾信·詠懷
- 高牙大纛擁藩垣,腸斷吞聲受陵軼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再用前韻
- 崇蘭香死玉簪折,志士吞聲甘徇節(jié)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畢侍御謫居
- 寶殿依山嶮,臨虛勢(shì)若吞。 -- 出自唐·張祜·禪智寺
- 都然莫施設(shè),恨尚九原吞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魯玉太博挽詞三首
- 朝云出如嘔,暮云歸如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八絕詩歸云洞
- 星臨斗牛卷,氣與東南吞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伍子胥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