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向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太守枉勞階下拜,使臣空向日邊回。 -- 出自宋·丘葵·御史馬伯庸與達魯花赤徽幣不出
- 一寺近回溪水曲,萬山青向墓門橫。 -- 出自宋·史彌大·謁越公墓
- 睡起羲皇千古意,挽回卻向一秋毫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試何企筆偶書
- 無聲也無鳴東丁,入耳偏向幽人清。 -- 出自宋·史堯弼·東丁洞效江西體次知難韻
- 哭不徹,笑不徹,倒腹傾腸向君說。 -- 出自宋·釋崇岳·偈頌一百二十三首
- 大慈悲父觀世音,信住行向地等妙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壽平章秋壑師相
- 脊背汗流喚得回,白蓮共向半天開。 -- 出自宋·釋道昌·頌古五十七首
- 日日日從東畔出,朝朝雞向五更啼。 -- 出自宋·釋道寧·偈六十三首
- 玉幾峰高難措足,行人多向半途休。 -- 出自宋·釋德光·示僧鄮郭建接待
- 道念只從心上起,禪機俱向舌根生。 -- 出自宋·釋德輝·辭世偈
- 今朝又向山中來,優曇華向半天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天下蒼生待霖雨,不知龍向此間蟠。 -- 出自宋·釋慧開·偈頌八十七首
- 見說如何與若何,恰如風向樹頭過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聞父訃二首
- 不是耳從聲畔去,亦非聲向耳邊來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聞叟
- 或向深山里敲冰釣魚,或向鬧市中炙火搖扇。 -- 出自宋·釋妙倫·偈頌八十五首
- 四大部洲都遍歷,到頭還向此中歸。 -- 出自宋·釋普濟·在庵
- 人義盡從貧處斷,世情偏向有錢家。 -- 出自宋·釋普信·頌古九首
- 多人乞語過臺雁,上人亦向那邊游。 -- 出自宋·釋如珙·送徹上人游臺雁
- 不是心,不是佛,不是物,貶向無生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雖云博飯栽田,何似歸堂向火,靜悄悄,暖烘烘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零二首
-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,貶向無生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偈頌一百一十七首
- 唯有嶺梅曾漏洩,一枝先向雪中開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頌古五十五首
- 不必山僧一彈指,盡情貶向鐵圍山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大用
- 做處全無滲漏,用時開口向天。 -- 出自宋·釋紹曇·禪房十事·缽盂
- 熱則到處乘涼,寒則圍爐向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佛法有底商量,各自歸堂向火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莫怪雪霜欺不得,只因曾向死中來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花光十梅·絕后再蘇
- 歸去相依有鷲山,渠家一向斥前三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禮·送晦巖佛光法師歸天竺
- 彭澤門前閒草木,絲絲那向路傍生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柳言
- 它時此樹朽而仆,樹神又向何方去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神樹詞
- 試問青松若個栽,僧門只向樹邊開。 -- 出自宋·釋文珦·松屋
- 之乎者也,衲僧鼻孔,大頭向下。 -- 出自宋·釋文準·頌古五首·洗缽盂
- 文殊堂里萬菩薩,夜來盡向此中參。 -- 出自宋·釋咸杰·偈公六十五首
- 多是摘葉與尋枝,不能直向根源會。 -- 出自宋·釋心道·呈佛鑒禪師偈
- 移怪巖間枯樹子,和根植向鷲峰巔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偈頌一百五十首
- 目力窮邊無限意,應難寫向畫圖間。 -- 出自宋·釋心月·頌古十六首
- 為報襄陽今日事,未應先向赤松游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送靈江住金華講院
- 臨水登山情亦懶,枕書閑向北窗眠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和浩師書事
- 杜宇亦來歸未得,一春一向此山啼。 -- 出自宋·釋行海·客中
- 大道不從心外得,浮榮須向世閑求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山居詩
- 金雀每從云里現,異時多向夜深聞。 -- 出自宋·釋延壽·武肅王有旨石橋設齋會進一詩
- 西峰今日忍俊不禁,卻要向鷺鷥腿上割股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偈頌六十七首
- 情義盡從貧處斷,世人偏向有錢家。 -- 出自宋·釋原妙·頌古三十一首
- 鳥帶香從花里出,龍含雨向洞中歸。 -- 出自宋·釋云賁·頌古二十七首
- 白鳥行從山嘴沒,青鷗群向水湄分,松齋獨坐誰為侶,數片斜飛檻外云。 -- 出自宋·釋贊寧·秋日寄人
- 笑里憑誰眼豁開,龜毛須向火中栽。 -- 出自宋·釋智深·頌古十二首
- 姹女已歸霄漢去,獃郎猶向火邊棲。 -- 出自宋·釋宗演·頌古十七首
- 諸有聞名生至心,一念回向即往生。 -- 出自宋·釋遵式·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
- 閑戶人隨春去老,倚闌花向雨中消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苦牙動詩
- 白螺{奭右斗}曉露,起向月中看。 -- 出自宋·舒岳祥·曉起觀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