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6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不因同里兼同姓,肯念先生苜蓿盤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謝兩知縣送鵝酒羊面二首
- 人將逋客為同社,地與斜川作附庸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東莊小留四首
- 此意平章有同社,絕憐相望馬牛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用贈樸翁舊韻二詩送徐南卿南歸
- 我介三子,匪同而和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趙判宗送李象山韻
- 蜚鳧吏隱聊同俗,飯犢生涯且耐貧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言懷二首
- 東南勝境誰同領(lǐng),我亦閑官一事無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寄肯堂韻五首
- 詩人妙思天同巧,鬼守玄關(guān)不及扃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再次交代韻四首
- 小挹蘇耽鶴,同歌甯戚牛。 -- 出自宋·陳造·次韻高縉之二首
- 賢達(dá)意,古今同。 -- 出自宋·李處全·鷓鴣天·縹緲危樓百尺雄
- 趁驕馬香車,同按繡坊畫曲。 -- 出自宋·方千里·蕙蘭芳/蕙蘭芳引
- 近來誰解辭同輦,似說昭陽第一人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鷓鴣天·日日仙韶度曲新
- 石榴雙葉憶同尋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江城子·石榴雙葉憶同尋
- 流水漂花,記同尋閬苑,曾宴桃源。 -- 出自宋·晁端禮·金盞倒垂蓮
- 眾舍吾獨(dú)存,同波終異流。 -- 出自宋·李廌·足亭張康節(jié)南亭也臺數(shù)尺亭在其上
- 應(yīng)知炎冷難同處,甘與湯泉各自生。 -- 出自宋·阮閱·郴江百詠并序·寒泉
- 我今與之正同調(diào),無錐能直九回腸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龍興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
- 卜居支遁應(yīng)同志,載酒山公已絕憂。 -- 出自宋·李新·題絕勝亭
- 長庚明月,誓同千古相逐。 -- 出自宋·趙鼎臣·念奴嬌·嫦娥伴侶
- 驟爾升堂者,同乎白日仙。 -- 出自宋·張繼先·題度儀堂四首
- 白日昆鳥弦,同看春風(fēng)手。 -- 出自宋·劉一止·點(diǎn)絳唇·歲月飄流
- 嘆此夕、與誰同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婆羅門引·漲云暮卷
- 到如今,不得同歡,伏惟與他耐靜。 -- 出自宋·曹組·憶瑤姬·雨細(xì)云輕
- 翦煙花、帶蘿同結(jié)。 -- 出自宋·王庭珪·解佩令·湘江停瑟
- 悵此夕、與誰同。 -- 出自宋·楊景·婆羅門引·帳云暮卷
- 追思束晢譏同列,未信盧棄憶共牢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次上已微雨韻
- 方知古今夢,同寄老槐枝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即事五首
- 個中有味誰同享,俗子卑陬莫強(qiáng)攀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義榮見示禪月山居詩盥讀數(shù)過六根灑然但余素
- 時可邀清風(fēng),同餉一甌玉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黎伯英解元贈予一大缶封泥如法初謂酒也至乃
- 憶昨被嚴(yán)召,同時具行李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贈周然父
- 就溫嫌令性同然,況是冬深凜冽天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客至木綿坐已為長韻成四韻
- 君於兩年間,同我三萬里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何元英
- 努力隨小大,同在毓生齒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周務(wù)本機(jī)宜
- 壽星臺宿應(yīng)同邑,草圣詩仙合一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再和
- 惟師兩無擇,同我滯鄉(xiāng)國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贈瑄上人
- 追攀筆墨幸同時,蘇季如今不愿師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何子應(yīng)留詩為別
- 碧山紅塵不同調(diào),底事胸懷兩傾寫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月上人南游
- 使君與別駕,同是峨眉仙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得孫以詩邀立夫兄次明丈作看客
- 兩忘一笑,調(diào)同今古,誰道郢歌無和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永遇樂·五十勞生
- 會令堅(jiān)白消同異,世事秋棋玉石忙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陳君實(shí)先生二首
- 愛子庭宇靜,同官謝紛華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與同館晝會王公衡家分韻得瓜字
- 繼剖龍溪竹,同歸象骨田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知郡韓公挽詩二首
- 它日柴桑許同社,為君漉酒具南烹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邵旸叔秋日懷歸
- 連茹懷君志,同根念舊情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葵藿傾太陽
- 終當(dāng)跨皓鶴,同作云間翔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游東山
- 山巔有蕨應(yīng)同采,郭外無田可獨(dú)耘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謝吳少綝和
- 九重應(yīng)震悼,同性失毛原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趙寶學(xué)挽詞二首
- 長隨山簡馬,同上謝公樓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趙寶學(xué)挽詞二首
- 豫章有孺子,同時隱江湄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觀徐孺子畫像
- 我與真歇師,同年五十八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送真歇禪師
- 附尾初無意,同塵半強(qiáng)顏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感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