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3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亂飛同曳火,成聚卻無煙。 -- 出自唐·周繇·詠螢
- 每歲同辛苦,看人似有情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燕
- 勞生同朽索,急景似傾波。 -- 出自唐·李山甫·酬劉書記見贈
- 死生同域不用懼,富貴在天何足憂!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長歌行
- 茫然同夜行,中路自不保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古意論交
- 捧受同交印,矜持過秉珪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謝友生遺端溪硯瓦
- 飯香同豆熟,湯暖摘松煎。 -- 出自唐·李咸用·和吳處士題村叟壁
- 梔子同心裛露垂,折來深恐沒人知。 -- 出自唐·羅虬·比紅兒詩(并序)
- 于時同相訪,數日承款留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索蝦
- 云飛同去國,星散各殊方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送樊琯司業歸朝
- 便可同清話,何須有物憑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片石
- 與余同病者,對此合傷神。 -- 出自唐·唐彥謙·上巳(一作上巳日寄韓公)
- 我行同范蠡,師舉效浮丘。 -- 出自唐·孫偓·寄杜先生詩
- 多少同時種,深山不得移。 -- 出自唐·張蠙·鄭轂補闕山松
- 半因同醉杏花園,塵忝鴻爐與鑄顏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同年崔學士
- 岳僧同夜坐,江月看秋圓。 -- 出自唐·黃滔·寄湘中鄭明府
- 寸心同尺璧,投此報馮夷。 -- 出自·錢·江行無題一百首
- 風俗同吳地,山川擁梓州。 -- 出自唐·喻坦之·送友人游東川
- 倍憶同袍侶,相歡倒一瓢。 -- 出自唐·劉象·早春池亭獨游三首
- 會共同侶,翱翔應可期。 -- 出自唐·裴說·鷺鷥
- 養藥同開鼎,休棋各枕奩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贈王鳳二山人
- 坐勞同步簾前月,鼠動床頭印鎖聲。 -- 出自唐·李洞·秋宿長安韋主簿廳
- 元昶同一心,子孫堪貽厥。 -- 出自唐·南詔驃信·星回節游避風臺與清平官賦
- 馀生同短燭,世態更春冰。 -- 出自唐·李瀚·春夜書懷
- 百骸同草木,萬象入心靈。 -- 出自宋·劉洞·句
- 傾壺同坐石,搜句共登樓。 -- 出自·李中·送孫孔二秀才游廬山
- 靜慮同搜句,清神旋煮茶。 -- 出自·李中·宿青溪米處士幽居
- 一秋同看月,無夜不論詩。 -- 出自·李中·寄廬山白大師
- 與君同此志,終待至公論。 -- 出自·李中·言志寄劉鈞秀才
- 昔年同煉句,幾夜共聽猿。 -- 出自·李中·清溪逢張惟貞秀才
- 前賢同此嘆,非我獨沾巾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哭刑部侍郎喬公詩
- 共君同過朱橋去,索映垂楊聽洞簫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柳枝辭十二首
- 共君同過朱橋去,密映垂楊聽洞簫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柳枝辭十二首
- 此行同衣錦,況是老萊衣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宣州張員外
- 憶在同安郡,誰知是勝游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送樂學士知舒州
- 群臣同偶圣,不嘆夜漫漫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冬至日奉和御制
- 人物同遷謝,重成念舊悲。 -- 出自唐·湯悅·鼎臣學士侍郎、楚金舍人學士以再傷…成四十
- 人物同遷謝,重成念舊悲。 -- 出自唐·湯悅·鼎臣學士侍郎楚金舍人學士以再傷庭梅詩同垂
- 誰知同寂寞,相與結知音。 -- 出自宋·王周·題廳壁
- 昔日同飛燕,今朝似伯勞。 -- 出自唐·鄭鏦·玉階怨
- 黃云同入塞,白首獨還家。 -- 出自唐·鄭鏦·入塞曲
- 偶負同年約,知君先出京。 -- 出自宋·趙湘·及第東歸泗上遇孫穆之話別
- 流落同千古,風騷共一源。 -- 出自唐·徐介·耒陽杜工部祠堂
- 為傳同學志,茲宇可清心。 -- 出自唐·寇埴·題瑩上人院
- 色鮮同雪白,光潤奪冰清。 -- 出自唐·辛宏·白珪無玷
- 自憐同野老,帝力詎能名。 -- 出自唐·員南溟·玉燭
- 野客同舟楫,相攜復一歸。 -- 出自唐·靈一·自大林與韓明府歸郭中精舍
- 法生同日了,來去在虛行。 -- 出自唐·龐蘊·雜詩
- 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。 -- 出自唐·龐蘊·雜詩
- 未得同居止,蕭然自寂寥。 -- 出自唐·無可·秋夜寄青龍寺空貞二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