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3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經履同游處,猶言常相隨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古離別
- 交情同市道,利欲相紛綸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嚴陵釣臺下作
- 禮尊同姓主,恩錫大名封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贈魏國憲穆公主挽歌詞二首
- 金蘭同道義,瓊簡復芝田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州名詩寄道士
- 萬殊同野馬,方寸即靈龜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南亭曉坐因以示璩
- 二賢同載筆,久次入新年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和張秘監閣老獻歲過蔣大拾遺,因呈兩省諸公
- 久憶同前賞,中林對遠山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春日雪酬潘孟陽回文
- 彩縷同心麗,輕裾映體鮮。 -- 出自唐·權德輿·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
- 未得同齏杵,何時減藥囊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秋思三首
- 謂我同光塵,心中有溟渤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
- 水恨同心隔,霜愁兩鬢沾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
- 思君同一望,帆上怨余暉。 -- 出自唐·陸龜蒙·丹陽道中寄友生
- 百年同謝西山日,千秋萬古北邙塵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公子行
- 寄語同心伴,迎春且薄妝。 -- 出自唐·劉希夷·晚春
- 小臣同酌海,歌頌答無為。 -- 出自唐·杜審言·望春亭侍游應詔
- 笑向同來客,登龍此地難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中書王舍人輞川舊居
- 草色同春徑,鶯聲共高柳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贈東鄰鄭少府
- 蓮舟同宿浦,柳岸向家山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李棲桐道舉擢第還鄉省侍
- 微官同寄傲,移疾阻招攜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崔十四宅問候
- 青瑣同心多逸興,春山載酒遠相隨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山中酬楊補闕見過
- 暝投同旅食,朝出易儒衣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客舍贈鄭賁
- 歸舟同不系,纖草剩忘憂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送李諫議歸荊州
- 寸心同尺璧,投此報馮夷。 -- 出自唐·錢起·江行無題一百首(一作錢珝詩)
- 世亂同南去,時清獨北還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賊平后送人北歸
- 方恨同人少,何堪相見稀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冬夜耿拾遺王秀才就宿因傷故人
- 戀花同野蝶,愛水劇江鷗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獨游寄衛長林
- 酒杯同寄世,客棹任銷年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送嚴使君游山
- 為問同懷者,凄涼聽幾聲。 -- 出自唐·司空曙·新蟬(一作耿湋詩)
- 不得同舟望,淹留歲月闌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丁少府往唐上
- 一官同北去,千里赴南州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諸暨裴少府(公先人,元相公判官)
- 臥草同鴛侶,臨池似虎溪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同苗發慈恩寺避暑
- 寄世同高鶴,尋仙稱壞衣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惟良上人歸潤州
- 安得同門吏,揚鞭入后塵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黎兵曹往陜府結婚
- 借問同行客,今朝淚幾行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與鄭錫游春
- 晦日同攜手,臨流一望春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晦日同苗員外游曲江
- 向暮同行客,當秋獨長年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晚秋旅舍寄苗員外
- 遠水同春色,繁花勝雪天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雍丘任少府
- 懷人同不寐,清夜起論文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宿瓜洲寄柳中庸
- 貌應同衛玠,鬢且異潘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吉中孚拜官歸楚州
- 映林同落雪,拂水狀翻潮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白鷺詠
- 幾人同去謝宣城,未及酬恩隔死生。 -- 出自唐·李端·送劉侍郎
- 四方同奏升平曲,天下都無嘆息聲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鷓鴣天·真個親曾見太平
- 他日同筵為壽,彩戲處、酬酢樽罍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滿庭芳·律轉蕤賓
- 大椿同未老,靈壽不須扶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臨江仙·良月露濃仙掌潤
- 兄弟同歡喜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虞美人·春風吹到深深院
- 不會同心榮落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玉樓春
- 與君同是飽齏鹽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朝中措·與君同是飽齏鹽
- 瞿曇同歸,去揆不離,即心是道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永遇樂·萬法由心
- 祝壽同彭祖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謁金門·文章士
- 群心同愿,長臨路寢,三年講禮,顯祀文王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六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