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18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一十八個字的詩句
- 離別的詩句:此別應須各努力,故鄉猶恐未同歸 -- 出自··
- 異夢成先兆,(予為密州,子立未嘗相識,忽告同舍生曰:“吾夢為密州婿,何也? -- 出自宋·蘇軾·哭王子立次兒子迨韻三首
- 三人一旦同行,(二子與秦少章同寓高齋,復同舟北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仲天貺王元直自眉山來見余錢塘留半歲既行作
- 微云一抹遙峰,冷溶溶,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。 -- 出自清·納蘭性德·相見歡·微云一抹遙峰
- 古來真龍駒,未必置天閑;長松倒澗壑,委棄同蓁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感秋
- 門外秋水深,日日集鷗鷺;是豈相與期,正以同類故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二愛
- 三山與七家,相望雨柴荊;歸來講學暇,襏襫同春耕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十二侄
- 觀汝兄弟意,豈復厭藜莧;兄歸弟不出,定省同夜旦。 -- 出自宋·陸游·寄子虡兼示子遹
- [5]從別后,憶相逢,[6]幾回魂夢與君同。 -- 出自宋·晏幾道·鷓鴣天·彩袖殷勤捧玉鐘
- 自可等待天帝息怒解猜惑,依舊天上作伴同游戲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二鬼
- 豈欲行不由徑如滅明,不然不欲乞醯于鄰同微生。 -- 出自宋·晁補之·依韻和子充雜言
- 昔擁雙旌在{左豆右斗}城,今朝孤館語同名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經郴州永興驛
- 如今不知何人采此景,樹下一老與我襟裾同。 -- 出自明·解縉·廬山歌
- 搖風秀色交卿靄,垂穎馀光近帝星,茂遂豈同蕖葉異,殊尤全掩鳳冠靈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奉和御製內苑嘉穀
- 庭前落盡梧桐,水邊開徹芙蓉,解與詩人意同。 -- 出自元·白樸·【越調】天凈沙 秋
- 季也最可憐,頓足放聲啼:“我欲同翁去,明日同翁歸。 -- 出自明·宋濂·出門辭為蘇鵬賦
- ——杜牧別后東籬數枝菊,不知閑醉與誰同。 -- 出自唐·趙嘏·同趙二十二訪張明府郊居聯句
- 社盟稱后學(先生長余三十二歲),科第亦同年(歲壬寅,余與先生同應浙江鄉試,先生及第)。 -- 出自近代·弘一·貽王海帆先生
- 獨喜圓顱師,嗜好與我并,相見不言他,古律同細評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贈瑄上人
- 君家作屋擬虛舟,想見低窗事事幽,竹干巧同檣影寺,簾波寒并水光浮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題人舫齋
- 鶴{上敝下毛}偏宜鶴發翁,戲挼杖與兒同。 -- 出自宋·仲并·對雪用曾丈韻呈徐丈
- 五百年間人事紛變滅,惟有青山袞袞今古同。 -- 出自宋·程公許·東川節度歌
- 館職在外,于學士不系細銜,于帶職者皆曰同院,意親情洽,所以見前輩之篤風誼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李西臺啟詩帖贊
- 平甫之與荊公,蓋當同而異,而公則當異而同者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林文節參候帖贊
- 公在嘉佑,輔政受遺如畢公高,勛烈堂堂,奉同而隮也。 -- 出自宋·岳珂·曾宣靖類見帖贊
- 人心之存存兮,特宇宙一粟粒乃能與天星同其明。 -- 出自宋·家鉉翁·見星行贈武春卿
- 稍知玄妙,略得悟逍遙,明月里,弄清風,蓬島同攜手。 -- 出自元·王哲·驀山溪·觀公形貌
- 佳句入清雄問渭北江東,暮云春樹,此意誰同。 -- 出自元·魏初·木蘭花慢 次韻奉答劉兄
- 余念之曰,敬甫,子以敬自銘者也,人之才不同,概言則有能有不能無可無不可二者而已,若吾子無可無不可才歟,以無可無不可之才,而行之以 -- 出自元·劉敏中·滿江紅 大德己亥冬,余再至京師,聞中書掾
- 山空秋月明,安期未可卜,蓬萊水清淺,褰裳同往復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梅邊汪提干
- 邇今書局已遷徙,我亦長辭故地毋乃與爾同。 -- 出自·陳獨秀·夜夢亡友何梅士覺而賦此
- 舊文空中云,零落跡易消,新交江上流,來去同奔潮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東陽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
- 豈無魚鱉交,望望為所憎,物理有翕張,達人同廢興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感物二首
- 首短身長何足用,羽翅好是航船{左舟右同}。 -- 出自宋·賈似道·論螳螂形
- 不知海外之三山,群仙之樂與此將異而或同。 -- 出自宋·潘景良·游金山
- 徑山供盡死款,慈云也不相饒,從來生死不同條。 -- 出自宋·釋大觀·偈頌五十一首
- 與大地群生,同一耳聞,同一眼見,同此一心,同此一念。 -- 出自宋·釋了惠·偈頌七十一首
- 育王敢道不蹉跎,少年曾決龍蛇陣,老倒還同稚子歌。 -- 出自宋·釋師范·偈頌一百四十一首
- 靈靈了了處同中有異,湛湛澄澄處異中有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非唯鼻相抵,亦乃同見同聞,同齅同舐,同身同意,同得同智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偈頌二百零五首
- 情謂之外兮言路那通,形殼之外兮模畫那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正覺·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
- 鳴呼巴陵之民何以有此風,疾痛利害人所同。 -- 出自宋·孫發·截臂行
- 猶是前年暮春寄,寄時不為秋風寒,此夜卻同秋月看。 -- 出自明·童珮·白苧辭
- 西塞山,杜若洲,與爾相期釣鰲去,千年江海同悠悠。 -- 出自明·祝允明·濟陽登太白酒樓卻寄施湖州(聘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