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14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一十四個字的詩句
- 綠槐庭館坐春風,十九年前此興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齋居和舜咨侍讀院署見寄韻
- 黃金莫問招賢地,一代衣冠此會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金臺夕照
- 相過不嫌憔悴質,只應風味與君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題敷五菊屏
- 科甲文章有父風,詞林接武更誰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哭商裛衡侍講
- 高才直節古今少,片石價比千金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(有序)
- 四塞河山今古在,諸陵云霧往來同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(四
- 溪人似祠驚人語,不許從容一醉同。 -- 出自宋·白麟·盤溪之游前一日知幾術太博行矣同令君梅下
- 三賢猶得仰高風,冠服雖殊氣味同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湖居雜興八首
- 門掩天香竹樹叢,了無塵翳此心同。 -- 出自宋·白珽·寄天香庵恬上人
- 原徼幸而有待兮,泊莽莽與野草同死。 -- 出自先秦·宋玉·九辯
- 袍是爛銀裳是錦,算美人名士真同嫁。 -- 出自清·曾國藩·賀新郎 題錢楞仙同年玉堂歸娶圖二首
- 經綸一札急農功,駿發公私四海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東作
- 學問垂成還自棄,有為何異不為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井未及泉
- 百有余年澤未窮,寒潭秋月寸心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私淑
- 事親敬開根天性,愚智由來一本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堯舜之道孝悌
- 圣賢心術無偏倚,事業雖殊道則同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孟子·易地皆然
- 看翻后夜月囘照,夢憶前生地不同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天空日照陰霾伏,八表天開泰象同。 -- 出自宋·諶祜·句
- 世上今無隱退風,地名偶與午橋同。 -- 出自宋·鄧林·過綠野
- 三百余年歌管地,數聲歡犯不相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江淮傷感
- 沙鳥自飛還自宿,百年無計與誰同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登吳山
- 紅蓮花出青泥里,方信仙凡道本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周旋物性誰區別,坦蕩由來是且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意氣盡隨年少得,九衢填咽樂聲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三清有路人難到,但守虛無一逕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物情之理皆清凈,造化玄微事莫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世上幾人知舉措,故然不與我心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才高俊彥優堪賞,竊祿偷安有異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白日昏迷常不見,青龍霧曉大家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逍遙我詠杳冥中,萬物齊歸各異同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
- 蝶夢輕揚一室空,夢回誰識此身同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含云寺書事六絕句
- 后夜月明人寂寂,相思那復一樽同。 -- 出自宋·楊時·送丁季深
- 一片閑云逗半空,僧閑況復與云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題悟性寺臥云堂呈源上人三首
- 石脈直尋江脈去,山光元與水光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觸目
- 文學恨不隨父終,視七尺軀鴻毛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苫廬
- 農囚今昨性豈異,今守蓋與昨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送劉尚書再守贛之一年移帥豫章
- 工于繪事諱言工,韓滉心寧與俗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畫師韓暉二首
- 風雜吾伊聲沨沨,戒君讀書無雷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寄題左叔寶昆仲松竹書院
- 歸與友朋笑相賀,江西后社有人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謝黃秀才則惠詩
- 枕中肘后為渠空,效驗如何小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昨與余游如陳廣元張壽卿江伯紀陳通卿皆上計
- 舟行所至與清逢,殊覺今清又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北歸舟次清遠縣上游欲入硤
- 今還望望尋村去,復覺區區與世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四月二十七日登靈洲閣明日前迓新漕回首望閣
- 楚粵未爭尋丈遠,炎涼無復半分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興安縣西南石峰秀拔無數
- 飛篷今始轉廣東,英石不與他石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乙巳正月過英州買得石山
- 出浮漚外不生滅,從浩劫來無異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雨霽宿薦福寺遣問寺僧
- 七年三度奉從容,今見吾驚大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贈姚季安
- 坐曹在西退食東,一間然爾萬不同。 -- 出自宋·曾豐·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
- 人生寵愛幾能終,人心安得采時同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秦淮斗草篇
- 幾曲云林望不通,惟將流水世人同。 -- 出自明·吳兆·云浪庵看桃花歌呈恩公
- 銀臺樓北蕊珠宮,夐與人間路不同。 -- 出自唐·鄭畋·禁直寄崔員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