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袖有一雙七寶囊,低垂四角同心結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生者不愧死有知,豈羨兩身同一穴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憶昔肅皇興楚澨,啟沃君臣同一轍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愛君不忍強君酒,心與白日同西飛。 -- 出自明·黃輝·送胥計部使餉薊州便道還巴中
- 今朝玉堂宋學士,亦與妾家同一譜。 -- 出自明·金華宋氏·題郵亭壁歌
- 不群不食意氣豪,羞與二馬同凡槽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題畫馬(四首)
- 南能北秀同一師,朝參暮請同一時。 -- 出自明·空室禪師·示秀禪人
- 憶在長安憐塌翮,同聞曾和同聲客。 -- 出自明·李士允·聞雁篇
- 寶幄空浮蘇合香,羅衣尚掩同心結。 -- 出自明·林世璧·搗衣篇
- 投老相看海岳清,夙昔患難同離情。 -- 出自明·劉炳·寄徐宗周兼柬楊煥文阮宗泰
- 草中貓虎俱不分,亦復排邊同一處。 -- 出自明·劉黃裳·贈鄴下王大刀揮使維藩歌
- 頃因見畫感懷抱,正與此意同一涂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雪山圖為建德周廷暉賦
- 為君取此制春酒,飲之眉壽同無疆。 -- 出自明·劉溥·賦得貞松壽姑蘇張繼孟八十
- 絕淮渡江徇楚荊,千里一概同傾危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憶昔行美達監(jiān)州
- 豈知風塵各驚散,此地不得同翱翔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送顏用行歸吉水并柬康隱君
- 此邦祠宇出何代,恍惚湘楚同風壤。 -- 出自明·劉崧·謁靖安昭靈廟賦柬袁茂才
-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,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。 -- 出自明·盧熊·高陵篇(并序)
- 共爾完名宛雙璧,況也意氣同膠漆。 -- 出自明·陸粲·送待詔文徵仲先生致仕
- 中隆旁殺若覆鬲,氣蒸乳滴同懸旒。 -- 出自明·陸師道·善權洞
- 擁來邳兒半降盜,提兵過市同饑鳶。 -- 出自明·陸之裘·庚子紀事
- 吁嗟天厭蒙古奚,自投軿釜同沸糜。 -- 出自明·羅玘·送劉侍郎往邊
- 靈素大言請群后,三山鸞鶴同雞飛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宣和玉磬歌為祠山道士作
- 是時四海方覆盂,洛陽危涕同蛟珠。 -- 出自明·馬之駿·悲崔行
- 浮玉山人列仙侶,雅與王孫同出處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題趙希遠畫蟠松玉兔圖子昂趙公鑒記
- 化雨慈云滿錦城,佛剎王宮同安堵。 -- 出自明·夢觀法師·峨眉高一首奉蜀王令旨題峨眉山圖
- 宋州戶曹最清簡,一時風雅同高騫。 -- 出自明·蒲庵禪師·蜀府命題所藏唐十八學士瀛洲圖
- 憶昔玉堂供奉日,一二詞臣同夜直。 -- 出自明·全思誠·題趙魏公秋林曉行畫卷
- 世路崎嶇行不易,丈夫未遇同尋常。 -- 出自明·石珝·行路難
- 北海李生共放曠,東林惠遠同徜徉。 -- 出自明·釋良琦·碧梧翠竹堂
- 君恩如水流不斷,但愿年年同此宵。 -- 出自明·蘇平·白苧詞
- 心如明月炯虛照,身與浮云同去來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羅浮歌寄洛陽李長史仲脩
- 天風毛骨江海仙,偶來花下同清緣。 -- 出自明·孫蕡·贈虹縣顏景明
- 游中少年誰最少,周王二子同扳留。 -- 出自明·孫宜·湖上歌
- 殘篇斷簡付覆缶,玉軸牙簽同棄甑。 -- 出自明·唐珙·題王逸老書飲中八仙歌
- 昔辭鄉(xiāng)里六親俱,白發(fā)黃口同系累。 -- 出自明·唐之淳·毛滄兒歌
- 佳哉璞玉當見遇,肯使抱恨同卞和。 -- 出自明·陶安·五月旦日與黃仲珍雷景陽酌于維揚抵暮出城曉
- 月下何人見往來,惟有山猿同坐起。 -- 出自明·陶望齡·四月晦日泛若耶至云門寺以起坐魚鳥間動搖山
- 來春玉版行可參,擬約參寥同大嚼。 -- 出自明·童冀·和衍公約看杏花韻
- 腐時不若化流螢,死后可憐同促織。 -- 出自明·王留·長安秋草篇(小引)
- 鳴鼓間擊鏞,貢術蓄指微哉同。 -- 出自明·王廷陳·閶闔行
- 素頸何曾著嚙痕,卻教反縛同心結。 -- 出自明·王彥泓·鄰女有自經者不曉何因而里媼述其光艷皎潔閱
- 天容黃黃風氵疌々正好,云同八表不見葉。 -- 出自明·王彝·己酉練圻寓舍詠雪
- 或隨龍馭蒙葬地,玉魚金碗同深藏。 -- 出自明·王稚登·寶鏡篇
- 借得仙人笙與鶴,三清八極同翱翔。 -- 出自明·王佐·醉夢軒為錢公鉉賦
- 乾坤上下俱清寧,億年萬世同光明。 -- 出自明·吳斌·續(xù)催日鼓謠
- 百年獨守三寸鐵,姓名與石同貞堅。 -- 出自明·吳寬·題何刻工卷
- 當杯但畏花欲落,且向花前同醉眠。 -- 出自明·吳夢旸·重過友人花下歌
- 眼前生意日已廣,桃源雞犬同村墟。 -- 出自明·西白禪師·錦莊漁隱圖為醫(yī)士作
- 自憐下界苦迫塞,未得變化同書蟫。 -- 出自明·徐賁·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
- 而今棄擲將何道,而今轉薄同秋槁。 -- 出自明·徐桂·飛絮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