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同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不知嬰觸為何罪,但惜貴殘同所遭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南山下行
- 波深浪靜魚鴨樂,遙林墮景同飛揚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江行雜書
- 春風(fēng)同賞復(fù)同吟,愿與主人同好心。 -- 出自宋·戴表元·王丞分惠碧桃樹再賦奉謝
- 原公端委穆天縡,歌謠處處同東海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程郎中生日
- 平生肝腸忽嫵媚,神氣鉤畫同飛揚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題雇愷之畫洛神賦歐陽率更書同宗御跋壽右司
- 榮謝隨時各稚耋,宇宙不改同朝晡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楊子京益壯樓
- 早擊暮遮夜秉火,遺子已復(fù)同蜩蛩。 -- 出自宋·戴栩·捕蝗回奉化泊剡源有感
- 杜蘅吹香結(jié)衣佩,思與老子同遨游。 -- 出自宋·戴雨耕·送趙侯之任
- 是公多逸氣,略與古昔賢豪同。 -- 出自宋·鄧牧·漢陽郎官湖
- 自惟野性寡所嗜,猶喜登臨同臭味。 -- 出自宋·鄧深·月湖新得浮石巖
- 晁子迭唱亦起予,兩從終日同堂語。 -- 出自宋·鄧忠臣·初伏大雨戲呈無咎四首
- 雖無勝具逐支許,尚有樂趣同周施。 -- 出自宋·丁逢·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
- 暫來秋院鎮(zhèn)文場,坐使千袍同鼓舞。 -- 出自宋·杜范·和鄭府判秋闈行
- 錦囊玉軸鎖御府,徑與宗祏同灰飛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丹青歌贈王春陽用其神丹歌韻
- 遺墨一紙出昭陵,摹本宇宙同不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禊帖圖
- 惟有一病掃不得,兩癡相值同酸咸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癡庵柴頭陀
- 雖然我更有一帚,建立天地同不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贈癡庵柴頭陀
- 布素寒儒守鄉(xiāng)學(xué),夜夜孤燈同寂寞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估客樂
- 君能一出扶顛手,亦足與之同不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張子敬湖南宣慰司都事
- 我賦長篇當凱歌,甘誓胤征同不朽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為張都目益題爪哇王后將相圖
- 集眾捶之百雜碎,棄置溝渠同糞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湖州推官史彥明碎妖石
- 三賢生本不相識,死乃異代同烝嘗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術(shù)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
- 何似廬山東林三大老,生偶同時不同道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送術(shù)明居士燕道覺歸東林
- 彼徒生事勞遠人,此感與國同休戚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東坡先生惠州定惠院海棠詩后趙子昂畫像并
- 得人豈必泥古法,省場舍選同鄉(xiāng)貢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閩中鄭君炎南仲兩魁鄉(xiāng)賦比自霅教為昌化簿
- 太平之世與同符,四海朝車同軌□。 -- 出自宋·方回·題家慶圖
- 往來況有樵云叟,何惜銜杯同唱酬。 -- 出自宋·馮信可·桃源圖
- 后來高廟遵故典,湯相罷歸同一訣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記二首兒四日雷二異
- 得非盡善遇堯舜,毋庸賣直同箕干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孤憤吟上十韻
- 丹丘仙客舊心賞,騎鶴過之同晤言。 -- 出自宋·高斯得·劉友鶴以詩贈別次韻送之
- 濁醪作賢清作圣,翁不異味同其空。 -- 出自宋·耿镃·用功成韻賦外舅短項翁
- 兩蘇寂寞涪翁死,杖屨誰與同躋攀。 -- 出自宋·郭明復(fù)·大人按部過云安下巖留小詩命同賦
- 結(jié)交斯人千載上,唯君執(zhí)手同登車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次韻杜永年東齋種竹
- 我亦乘興上層臺,但無佳客同尊罍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和元守中秋月夜韻
- 四海豈無兄弟親,氣合行須同父母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陪程元詔文彧李久善游漢州天寧元詔有詩見遺
- 分陰分陽發(fā)天秘,羲文孔子同一門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讀易一首簡劉韶美
- 一身安榮豈足道,要與四海同康強。 -- 出自宋·郭印·送李去病赴召
- 虬須天子喜折屐,詔許兩禁同觀之。 -- 出自宋·黃疇若·澤卿示蘭亭考作蕭翼取蘭亭辭
- 一朝薏苡足人疑,萬里珠璣同夢睹。 -- 出自宋·黃晞·詩一首
- 晚惟道武攬英雄,巡東之晃同興起。 -- 出自宋·晃沖之·積善堂詩
- 惟時朝廷政不一,眾口噤喑同寒蟬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范資政移鎮(zhèn)杭州一百韻
- 斯亭不獨與民樂,樂得賢者同登臨。 -- 出自宋·金君卿·寄題浮梁縣豐樂亭
- 南豐家世有人物,幅巾藜杖同徘徊。 -- 出自宋·李處權(quán)·陪曾宏父登冷泉亭望飛來峰
- 南巷佳人佩蘭客,去年把葉同題詩。 -- 出自宋·李復(fù)·和李教授攄游溪阻風(fēng)
- 甿俗奔走競觀者,手攀口吮同齎咨。 -- 出自宋·李覯·甘露亭詩
- 道路盡歌賢太守,祈頌萬人同一口。 -- 出自宋·李季可·臨江太守生日
- 我欲呼之儀九重,歌舞圣化同天功。 -- 出自宋·李夢呂·鳳凰谷
- 顏郎才思天下無,亦與我輩同朝晡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次顏博士游紫羅洞五首
- 大書黃紙飛敕來,三十六人同拜爵。 -- 出自宋·李若水·捕盜偶成
- 層軒危檻倚欲遍,更假胡床同息偃。 -- 出自宋·李薰·十五日同登大慈寺樓得遠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