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8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八個字的詩句
- 天下高名歸廣受,古來交道重雷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順朝議同年謝光與景仁同年見過
- 教條前后接,風亦古今稀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堯夫見寄
- 蠹柱苔墻遍尋歷,古亭猶有杜詩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鄭縣史令千之
- 蔌蔌闇花墮,蒼蒼古柏春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
- 客輪來去轍,驛路古今塵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莊
- 鐘出寒松迥,香凝古殿虛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羅郎中官勾玉局觀
- 長江湛湛帶楓林,古木寒云縣寺深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沈寺丞知南昌縣
- 湖澄翠岫孤,勝地古東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又代孫檢討作二首
- 樹橫寒霧遠,山隱古原低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寓泊鄭圃寄獻昌言舍人
- 手書成兩通,貯之古錦囊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沖卿崇文宿營直睹壁上題名見寄并寄如了不
- 先君昔乘軺,名題古寺壁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利州鮮于轉運公劇八詠·寶峰亭
- 菶菶復萋萋,居然古人風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利州鮮于轉運公劇八詠·桐軒
- 愿推賜書意,直以古義陳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景福東廂詩·賜書
- 欲行今人路,恐背古人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今古路行
- 紅塵書夜飛,車馬古今跡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和之美舟行雜詩八首·都門路
- 郡國清名滿,關河古意饒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寄陜西提刑江學士
- 千尺崖頭一派清,古今不絕墜崢嶸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噴玉潭
- 南山三輔劇,百里古諸侯。 -- 出自宋·司馬光·送皇甫寺丞知藍田縣
- 會是一時無上手,古方新病不相能。 -- 出自明·湯顯祖·病中答繆仲淳
- 人間此險何用,萬古秘神奸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·賦三門津黃河九天上
- 人間此險何用,萬古袐神奸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賦三門津
- 身外虛名將底用,古來已錯今尤錯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滿江紅 內鄉作
- 桃紅李白春千樹,古是今非笑一場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鷓鴣天 孟津作
- 觀者不當以文體古今之變而疑仙語也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水調歌頭 庚辰六月,游玉華谷,回過少姨廟
- 商於六里,野塘千古□煙霞。 -- 出自元·元好問·婆羅門引 亦名菊潭秋
- 行客不勞頻悵望,古來朝市嘆衰榮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雜感
- 長安春色本無主,古來盡屬紅樓女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長安春
- 廣陵故事無人知,古人不說今人疑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贈峨嵋山彈琴李處士
- 莫問榮兼辱,寧論古與今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三用韻
- 既睹文兼質,翻疑古在今。 -- 出自唐·韋莊·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之作二十韻
- 昏鐘不隔漁莊火,古殿猶存日本書。 -- 出自清·朱彝尊·鴛鴦湖棹歌 之八十二
- 邦人江上建此亭,古往今來亭下水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琵琶行
- 廬內主人那個是,古今占斷清閑地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丹樞先生草庵
- 廬阜新蘭若,龍天古道腸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福海院
- 竹爐燒起紫旃檀,古琴嗚咽鳴中呂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三級泉
- 小池水脈漲春波,古洞燒痕鋪翠巘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題諸葛繡香園
- 露滴中宵月,松搖古谷風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偶作二首
- 博山香篆浮青蚓,古壁燈光吐玉蟲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陪莊歲寒夜坐小酌
- 雞犬聲村市,煙霞古洞天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和張紫微韻題清虛菴
- 南北故人鴻去外,古今陳跡雨晴初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武昌懷古十詠·南浦
- 三面俱江一面湖,古今畫作水晶圖。 -- 出自宋·白玉蟾·呈沈同知
- 陰壑煙霞輝草木,古祠風雨出蛟龍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會稽
- 既懷黎民憂,妄意古人企。 -- 出自明·劉基·北上感懷
- 壞堞崩沙,人說道:古夷門也。 -- 出自清·陳維崧·汴京懷古(夷門)
- (版本一)清晨入古寺,初日明高林。 -- 出自唐·常建·題破山寺后禪院
- 楚僧懷素工草書,古法盡能新有馀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懷素上人草書歌
- 湘流分曲浦,繚繞古城東。 -- 出自唐·戴叔倫·暮春游長沙東湖贈辛兗州巢父二首
- 莫道羔裘無壯節,古來成事盡書生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閑居雜興五首
- 嘗聞仙老言,云是古鴟夷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避世翁
- 南州彩鳳為君生,古獄愁蛇待恩澤。 -- 出自唐·陳陶·錢塘對酒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