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6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湘水瀉秋碧,古風吹太清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秋夜聽業上人彈琴
- 曾尋湘水東,古翠積秋濃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寄云蓋山先禪師
- 春城雨雪霽,古寺殿堂明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送彬座主赴龍安請講
- 西岳千篇傳古律,南宗一句印靈臺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荊門寄題禪月大師影堂
- 太傅欲旌前古事,星郎屬思久憑欄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和翁員外題馬太傅宅賈相公井
- 不知千古萬古人,葬向青山為底物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日日曲
- 今體雕鏤妙,古風研考精。 -- 出自唐·齊己·覽延棲上人卷
- 紺殿松蘿太古山,仙人曾此話桑田。 -- 出自唐·沈彬·麻姑山
- 中心有所悲,古墓穿黃茅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山行書事
- 飛泉引風聽,古桂和云攀。 -- 出自唐·長孫佐輔·山居
- 莫問古宮名,古宮空有城。 -- 出自唐·于武陵·長信(一作春)宮
- 偶作閑身上古城,路人遙望不相驚。 -- 出自唐·薛能·登城
- 殘殺非不痛,古來良有由。 -- 出自唐·孟云卿·行行且游獵篇
- 離恨如旨酒,古今飲皆醉。 -- 出自唐·僧貫休·雜曲歌辭·古離別
- 洛陽城北山,古今葬冥客。 -- 出自唐·劉言史·北原情三首
- 鞞鼓喧喧對古城,獨尋歸鳥馬蹄輕。 -- 出自唐·劉商·行營送人
- 南橘北為枳,古來豈虛言。 -- 出自唐·張彪·敕移橘栽
- 達者貴知心,古人不愿馀。 -- 出自唐·陸長源·酬孟十二新居見寄
- 吏部聲名千古在,斷碑何處臥蒼苔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登懸瓠城感吳季子
- 跨險盤危壓古州,至今傳號越王樓。 -- 出自宋·王珪·越王樓
- 神女泛瑤瑟,古祠嚴野亭。 -- 出自唐·陳季·湘靈鼓瑟
- 疊嶂入云藏古寺,高秋背月轉南湘。 -- 出自唐·李嘉祐·送舍弟
- 寒澗流不息,古藤終日垂。 -- 出自唐·袁傪·東峰亭同劉太真各賦一物得垂澗藤
- 新什驚變雅,古瑟代沈湘。 -- 出自唐·竇群·奉酬西川武相公晨興贈友見示之作
- 日暮隔山投古寺,鐘聲何處雨濛濛。 -- 出自唐·楊憑·雨中怨秋
- 南帝輸火精,古皇降金液。 -- 出自宋·滕宗諒·劍聯句
- 帝懷永圖,治古是憲。 -- 出自宋·尹洙·皇雅十首·憲古二章
- 亭瞰夕陽鄰古剎,池通野水見晴沙。 -- 出自宋·程師孟·次韻元厚之少保留題朱伯原秘校園亭三首
- 群經究彼邃,古史閱而刪。 -- 出自宋·韓絳·答寄堯夫先生
- 欲煉此心成古鏡,清光直透太虛明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傷王霽
- 橫梯出虛閣,古像銅青熒。 -- 出自宋·鄭獬·冬日同仲巽及府寮游萬壽寺
- 男兒剛腸逾古鐵,每到傷離猶暫折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走筆送張伯起
- 雖信佳辰從古重,不知今日為誰來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九日上兵部
- 晴峰露秋骨,古樹減煙圍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離東坡后寄題義師上方
- 邇來炳靈軼古初,耆俊相繼馳亨衢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送王賓玉
- 隔淮小市若古畫,接楚遠山疑宿煙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次韻禮之淮上吟
- 關右衣冠從古名,伯起光華擅楊氏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還府推楊學士無為編
- 高才大筆驅古今,奄有震雄兼二美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還府推楊學士無為編
- 以道自尊今古少,不才而第葦麻多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再次韻禮之見貽之什
- 琢磨高論馳古今,足歷天衢騁王道。 -- 出自宋·強至·贈賈麟
- 山水發奇秀,古來英俟多。 -- 出自宋·范祖禹·送秦主簿赴仁和
- 窮通皆夢,今古如流。 -- 出自宋·葛勝仲·行香子·風物颼颼
- 飽聞荊江邊,古柳系酒船。 -- 出自宋·吳則禮·即事
- 字直由來同古語,位高兼復見今人。 -- 出自宋·程大昌·宿直留詩
- 擊鼓坎坎,自古有年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于郊
- 杜老惜才千古意,如今誰詠六公辭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讀李邕碑
- 水從具區來,古色映清泚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游靈巖
- 蒼壁插空千古色,高松蔭堤三伏涼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六月二十六日秀青亭初成與客同集
- 地偏人跡罕,古井轆轤鳴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城南雜詠二十首·山齋
- 隔溪更幽絕,古木蔭高阜。 -- 出自宋·張栻·陪舍人兄過陳仲思溪亭深有買山卜鄰之意舍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