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6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六個字的詩句
- 亂沫散霜雪,古潭搖清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開先漱玉亭
- ?語帶煙霞従古少,?李太白云,他人之文,如山無煙霞,春無草木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贈詩僧道通
- )雞嶺云霞古,龍宮殿宇幽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
- 古書雖滿腹,(古有篆五字不可識)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胡穆秀才遺古銅器似鼎而小上有兩柱可以覆而
- )小兒強好古,侍史笑流汗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涂山荊山記所見
- 奇孤甘掛汲古綆,僥覬敢揭鉤金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戲和正輔一字韻
- 荒祠旁孤冢,古隧有殘坎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潁大夫廟?潁考叔也,廟在汝州潁橋?
- 君為赤令有古風,政聲直入明光宮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德林赴真州
- 廢城猶帶井,古姓聚成村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荊州十首
- 唐人昔未到,古俗此為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三游洞游洞之日有亭吏乞詩既為留三絕句于
- (陳有小妓,述古稱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答陳述古二首
- 荒祠過瓜步,古甃墮松巔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至真州再和二首
- 悵望南陽野,古潭霏慶霄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己酉歲九月九日
- 南寺千佛閣古邑居民半海濤,師來構筑便能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鹽官絕句四首
- 獨攜三子出,古剎訪禪祖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端午游真如遲適遠従子由在酒局
- 至今風俗含古意,柔桑淥水招行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王伯AA28守虢
- 孤舟轉巖曲,古寺出云坳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張均題峽山
- 禪房久已壞,古甃含清泚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萬山
- 江山朝福地,古人不我欺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陶移居二首
- 善惡以類應,古語良非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異鵲
- 歸來北堂上,古屋空崢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初別子由
- 蒼苔高朕室,古柏文翁庭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家安國教授歸成都
- 豈惟牢丸薦古味,要使真一流天漿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博羅香積寺
- 高風相賓友,古義仍兄弟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孔毅甫妻挽詞
- )夾路蒼髯古,迎人翠麓偏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同王勝之游蔣山
- 勿謂無人知,古佛臨濤灣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送程七表弟知泗州
- 要到盧龍看古塞,投文易水吊燕丹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四首
- 日月轉雙轂,古今同一丘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辯才老師退居龍井,不復出入。余往見之。嘗
- 空馀行樂處,古木昏蒼煙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東西巖(即謝安東山也。)
- 何人艤舟臨古汴,千燈夜作魚龍變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子由中秋見月
- 火急著書千古事,虞卿應未厭窮愁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次韻王定國倅揚州
- 遙知紫翠間,古來仙釋并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碧落洞(在英州下十五里。)
- 入我病風手,(古語云,磨墨如病風手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自笑(〔一題:試筆〕)
- 豈惟牢丸薦古味,(束皙《餅賦》云:饅頭薄持,起搜牢丸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游博羅香積寺(并引)
- 離歌添唧唧,古曲擬行行。 -- 出自宋·蘇軾·和王定國
- 以似以續,續古之人。 -- 出自先秦·詩經·良耜
- 野渡蒼松橫古木,斷橋流水動連環。 -- 出自·毛澤東·七律·游學即景
- 蜀麻吳鹽自古通,萬斛之舟行若風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夔州歌十絕句
- 石門雪云隘,古鎮峰巒集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龍門鎮
- 況乃主客間,古來逼側同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贈蘇四徯
- 吾舅政如此,古人誰復過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白水明府舅宅喜雨,得過字
- 天下幾人畫古松,畢宏已老韋偃少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戲韋偃為雙松圖歌
- 百祥奔盛明,古先莫能儔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(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
- 荒庭垂橘柚,古屋畫龍蛇。 -- 出自唐·杜甫·禹廟(此忠州臨江縣禹祠也)
- 無窮天地今古,人在四之中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水調歌頭·頭白齒牙缺
- 千載圖中今古事,萬石溪頭長短亭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破陣子·宿麥畦中雉鷕
- 誰與流霞千古醞,引得東風相誤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賀新郎·著厭霓裳素
- 寶瑟泠泠千古調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蝶戀花 月下醉書雨巖石浪
- 赤壁磯頭千古浪,銅鞮陌上三更月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滿江紅 送李正之提刑入蜀
- 悵高山流水,古調今悲。 -- 出自宋·辛棄疾·婆羅門引·龍泉佳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