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3個(gè)字的詩句
古在第三個(gè)字的詩句
- 空傳古岸下,曾見蛟龍去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紀(jì)行十首·橫龍渡
- 寥寥古松下,歲晚掛頭巾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湘中紀(jì)行十首·云母溪
- 垂山古渡寒煙積,瓜步空洲遠(yuǎn)樹稀。 -- 出自唐·劉長卿·登潤州萬歲樓(一作皇甫冉詩)
- 南譙古山郡,信是高人居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再游西山
- 蒼岑古仙子,清廟閟華容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仙人祠
- 湓城古雄郡,橫江千里馳。 -- 出自唐·韋應(yīng)物·始至郡
- 既投古廟覓藜羹,三五樵夫不識(shí)名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至揚(yáng)州
- 所以古之人,受變心不易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送行中齋三首
- 此事古來多,難與俗人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東方有一士
- 彭城古官道,日中十馬馳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徐州道中
- 煙橫古道人行少,月墮荒村鬼哭哀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越王臺(tái)
- 黃茅古道外,羸馬發(fā)南州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和中甫端午韻不依次
- 歷歷古戰(zhàn)場,俯仰生感慨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獻(xiàn)州道中
- 金陵古會(huì)府,南渡舊陪京。 -- 出自宋·文天祥·建康
- 常苦古人遠(yuǎn),今見斯人古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送蕭十八與房侍御回還
- 乃知古時(shí)人,亦有如我者。 -- 出自唐·高適·苦雪四首
- 秋山古寺東西遠(yuǎn),竹院松門悵望同。 -- 出自唐·李紳·蘇州不住遙望武丘報(bào)恩兩寺
- 空空古廊殿,寒月落斜暉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長門怨
- 空宮古廊殿,寒月照斜暉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相和歌辭·長門怨
- 明朝古堤路,心斷玉人車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送渾煉歸覲卻赴闕庭
- 黃花古城路,上盡見青山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和李使君三郎早秋城北亭樓宴崔司士…關(guān)中弟
- 獨(dú)倚古庭樹,仰看深夜天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秋幕中夜獨(dú)坐遲明因陪…謁上公因書即事兼呈
- 新豐古離宮,宮樹鎖云扃。 -- 出自唐·盧綸·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(fā)崔補(bǔ)闕峒
- 空令古鬼哭,更得新鄰比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哭盧仝
- 臨水古壇秋醮罷,宿杉幽鳥夜飛回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送胡道士
- 才行古人齊,生前品位低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吊孟協(xié)律
- 一得古詩字,與玉含異藏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雙魚謠
- 沙埋古篆折碑文,六國興亡事系君。 -- 出自唐·賈島·經(jīng)蘇秦墓
- 石澀古鐵鉎,嵐重輕埃漫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追和虎丘寺清遠(yuǎn)道士詩
- 吾聞古圣王,修德來遠(yuǎn)人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誚虛器
- 吾聞古圣王,珍禽皆舍旃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哀隴民
- 吾聞古圣人,射宮親選士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賤貢士
- 麻姑古貌上仙才,謫向蓮峰管玉臺(tái)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華山李煉師所居
- 茍昧古與今,何殊喑共目闋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二游詩·徐詩
- 吾聞古君子,介介勵(lì)其節(jié)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三羞詩三首
- 方知古人道,蔭我已為足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三羞詩三首
- 吾聞古圣王,天下無遺士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正樂府十篇·貪官怨
- 襹襹古薜繃危石,切切陰螀應(yīng)晚田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奉和魯望閑居雜題五首·砌思步
- 破落古關(guān)城,猶能扼帝京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古函關(guān)
- 壇上古松疑度世,觀中幽鳥恐成仙。 -- 出自唐·皮日休·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
- 巫山古縣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減字木蘭花·巫山古縣
- 接得古靈心眼凈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漁家傲·百丈峰頭開古鏡
- 彈到古人愁處,有真珠承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好事近·一弄醒心弦
- 一曲古流水,試拂弦上塵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次韻感春五首
- 先生古人學(xué),百氏一以貫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見子瞻粲字韻詩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輒
- 回首古衣冠,荊樊老丘墟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放言十首
- 先生古人風(fēng),鐵膽石肺肝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過致政屯田劉公隱廬
- 君有古人風(fēng),詩如古人作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奉答子高見贈(zèng)十韻
- 蒼苔古木,相依澗壑之濱;黃葛女蘿,自致風(fēng)云之上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巖下放言五首之靈椿臺(tái)
- 清風(fēng)古氣滿眼前,乃是戶曹報(bào)章還。 -- 出自宋·黃庭堅(jiān)·再次韻呈明略并寄無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