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3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所以古達人,是心無磷緇。 -- 出自明·戴良·和陶淵明擬古(九首)
- 要仿古人襟度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鵲橋仙 用呂正學所贈韻
- 蜀道古來難。 -- 出自·曹伯啟·南鄉子 二闋四川道中作
- 岧峣古樹蒼玉林,丹崖慘澹霾輕陰。 -- 出自元·汪克寬·題李營丘畫驪山老姥賜李密火星劍圖
- 西風古冢游狐兔,落日荒郊臥虎狼。 -- 出自元·丁鶴年·兵后還武昌(二首)
- 客行古城下,下有桓王墓。 -- 出自元·郭翼·桓王墓
- 客吊古問驛亭父。 -- 出自·馮子振·鸚鵡曲 憶難鳴山舊游
- 別有古人意,石上五株梅。 -- 出自元·李孝光·水調歌頭 與于云峰
- 典學古來求正士,桓榮端合領春坊。 -- 出自明·蔡羽·送中川老先生朝賀
- 吾觀古圣賢,欲為蒼生起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詠懷十首
- 上下古今間,褒貶由一己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述史嘆
- 邈想古通人,反側常宵半。 -- 出自明·陳第·歲暮客居呈弱侯三篇
- 娘嬛古洞舊藏名,豈但詩文獨主盟。 -- 出自明·陳衎·送李芳生還白下
- 勿云古人長,勿視今人輕。 -- 出自明·陳汝言·從軍(八首)
- 曾憐古調背同時,廿載心期老曲師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曲中聽黃問琴歌分韻八首
- 斯豈古人歟,自分不得當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贈張翁茂仁二丈
- 龍鱗古木不見日,菱花演漾開風潭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孫履正履和北上予同舟送之入郡艤舟白蓮橋信
- 山中古櫟看為社,谷口閑云喜似人。 -- 出自明·程嘉燧·和李孟芳山中話舊
- 深山古寺天正寒,葉深一尺堆床前。 -- 出自明·楚石梵琦·送哲禪人杖錫訪師兼簡仲默和尚
- 中有古檜樹,傳植自蕭梁。 -- 出自明·鄧韨·致道觀七星檜
- 乍疑古蚩尤,蓄力抗軒黃。 -- 出自明·鄧韨·致道觀七星檜
- 致道古仙都,山水麗清美。 -- 出自明·鄧韨·雷殿畫壁
- 停驂古城曲,薄暮往來稀。 -- 出自明·范汭·平溪
- 缺月古城東,相送出蘭渚。 -- 出自明·豐坊·送人
- 萬事古人后,孤燈新歲前。 -- 出自明·馮琦·除夕
- 薄終古有明,君子永攸操。 -- 出自明·傅汝舟·道路古事(三首)
- 追誦古時人,蒙冤誰能訴。 -- 出自明·高叔嗣·簡袁永之獄中
- 將法古以垂后兮,裁青編而見情。 -- 出自明·葛高行文·懷湘江
- 山中古秦民,不知今典午。 -- 出自明·古春蘭公·靖安八詠
- 竹覆古墻經雨暗,夜分時復見螢飛。 -- 出自明·顧大典·閑居雜興
- 綽山古佳城,左股接昆丘。 -- 出自明·顧德輝·金粟冢中秋日燕集
- 疏篁古木交映帶,深淺生枯俱入態。 -- 出自明·顧清·題計郎中汝和墨菊曹汝學家藏
- 六書古制既茫昧,載籍況遭秦火焚。 -- 出自明·管訥·墨窗為趙捴謙賦
- 忽懷古祠下,老僧應閉關。 -- 出自明·郭第·宿象山下劉權家簡瀾上人
- 但看古來溝水地,誰不吞聲恨落絲。 -- 出自明·韓上桂·御溝水
- 初陽古洞敞三扉,憶昨題詩坐翠微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淮陽歸興四首
- 臺前古鏡名盤龍,光與陰精應圓缺。 -- 出自明·何白·哀江頭
- 焦桐古制作,乃是爨下材。 -- 出自明·賀甫·古詩(二首)
- 試覓古來《循吏傳》,幾人年少寄專城? -- 出自明·皇甫汸·送王戶曹擢九江守
- 篆籀古文三代上,丹青妙手六朝初。 -- 出自明·黃玠·書畫舫
- 道逢古時人,綠發被兩領。 -- 出自明·黃肅·仙人篇
- 始聞古道行千艘,一朝轉徙才容徙。 -- 出自明·黃哲·河渾渾(并序)
- 青徐古道暗荊棘,二月黃河水塞川。 -- 出自明·黃哲·寓治穀城寄京華親友
- 不見古臺榭,今來唯草莽。 -- 出自明·金大輿·移居
- 迢遞古揚州,重來異昔游。 -- 出自明·金鑾·揚州感興
- 我思古人,維睦之陳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蒲庵
- 懷哉古逸民,披圖發孤詠。 -- 出自明·九皋聲公·村居圖
- 偶來古潤峰頭行,峰頭杰閣凌空橫。 -- 出自明·蘭江濋公·多景樓
- 云橫古汴神兵寂,月滿長淮虎帳空。 -- 出自明·蘭江濋公·悼李公奇(二首)
- 風吹古城勢欲倒,征車北指燕山道。 -- 出自明·黎民表·肖甫送至天雄故城因觀宋大觀五禮碑同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