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3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三個字的詩句
- 氣盤古壁轉,勢引幽階長。 -- 出自唐·李頎·光上座廊下眾山五韻
- 臺畔古松悲魏帝,苑邊修竹吊梁王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送客自兩河歸江南
- 北路古來難,年光獨認寒。 -- 出自唐·楊巨源·送太和公主和蕃
- 吾聞古賢君,其道常靜柔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閔荒詩
- 嘗聞古天子,朝會張新樂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頌東夷
- 嘗聞古君子,指以為深羞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賤士吟
- 躊躕古塞關,悲歌為誰長。 -- 出自唐·元結·系樂府十二首·去鄉悲
- 仙人古石壇,苔繞青瑤局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
- 草綠古燕州,鶯聲引獨游。 -- 出自唐·李益·又獻劉濟
- 千年古貌多,八月秋濤晚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楊氏林亭探得古槎
- 丹陽古渡寒煙積,瓜步空洲遠樹稀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同溫丹徒登萬歲樓(一作劉長卿詩)
- 苔侵古碣迷陳事,云到中峰失上方。 -- 出自唐·薛逢·題春臺觀
- 誰識古宮堪恨處,井桐吟雨不勝秋。 -- 出自唐·秦韜玉·陳宮
- 結廬古城下,時登古城上。 -- 出自唐·裴迪·輞川集二十首·孟城坳
- 長亭古木春先老,太華青煙晚更深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長安寓居寄柏侍郎
- 荒村古岸誰家在,野水浮云處處愁。 -- 出自唐·朱放·亂后經淮陰岸
- 自是古賢因發憤,非關詩道可窮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讀老杜詩集
- 嘗聞古人言,饕餮為共兜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令既有高邸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詩云
- 嶞然古心高,忽與世態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山中
- 謂言古之人,學不求世功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學子
- 心學古人方有媿,身從衰俗忽為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答耿奎
- 我思古人不可見,獨以兩眼紙上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李常伯滿粹翁
- 舊笑古人輕獨往,近來還自憶林泉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思歸
- 探窺古人心,憤懣世俗敗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劉成文
- 吾於古人少所同,惟識韓家十八翁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還東野詩
- 是故古之人,為己賤若斯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李常伯
- 嘗聞古人第氣類,皆以夷敵禽獸論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別老者王元之
- 孰為古之圣,孰為今之推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道士王元之以詩為贈多見哀勉因以古詩為答
- 滿紙古人皆有道,如其所學愿軻丘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秋日偶成呈杜子長顯之兼簡仲美劉丈
- 吾觀古人書,蓋亦不但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送僧自總
- 此山古所瞻,形勢高四隅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同孫祖仁王平甫游蔣山作
- 人情古不美,況復嗟今哉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聞哭
- 我思古人兮,不古今之異時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我思古人答焦千之伯強
- 應懷古騷人,搦筆為篇章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送葉任道
- 城隅古謝村,博士草堂存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周氏東山草堂
- 志以古人期,今人焉得知。 -- 出自宋·翁卷·周南仲挽詞
- 手把古人書,閑讀下廣庭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晚步
- 胡為古驛中,坐聽風吟木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長岡亭呈德升大光
- 囊開古錦湖山出,何意一星窺妙文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和孫升之
- 作客古南陽,問俗仁孝敦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題董宗禹園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萬方求得之
- 未知古今士,誰與此心同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西軒
- 明朝古峽蒼煙道,都送新愁入櫓聲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康州小舫與耿伯順李德升席大光鄭德象夜語以
- 綸巾古鶴氅,日暮槲林間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洛頭書事
- 奇哉古無有,未覺欠孟嘉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賦三十韻與義拾余意
- ,斜陽古岸歸鴉晚,紅蓼低沙宿雁愁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句
- 碑刊古篆龍蛇動,洞接諸天日月閑。 -- 出自唐·杜光庭·題本竹觀
- 傳是古人跡,阮公長嘯處。 -- 出自唐·包融·阮公嘯臺
- 一條古時水,向我手心流。 -- 出自唐·劉叉·姚秀才愛予小劍因贈
- 歸來古屋寒燈暗,能較騷人幾處愁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悶書
- 星落古池孤影動,燈搖疏壁冷光幽。 -- 出自宋·寇準·秋夜懷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