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悟得長春不夜天,大教門開萬古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遍地錦
- 參稽道德本無言,不二門開闡古先。 -- 出自宋·無名氏·仙跡巖題詩二十三首·演教堂
- 無人拾翠過幽渚,有客尋芳上古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依韻和歐陽永叔同游近郊
- 佳人去後門長鎖,蔓草離離上古城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重過南園
- 葛花葛蔓無斷時,女蘿莫翦連古枝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會勝院沃洲亭
- 呂梁水注千尋險,大澤龍歸萬古空。 -- 出自宋·梅堯臣·送趙諫議知徐州
- 任無功業調金鼎,且有篇章到古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前賦春居雜興詩二首間半歲不復省視因長男
- 一生大抵如春夢,三黜何妨似古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詔知滁州軍州事因題二首
- 筆下追還三代風,袪盡澆漓成古道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酬安秘丞見贈長歌
- 綠楊系馬尋芳逕,春草隨人上古城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春郊獨步
- 劍池草色經冬在,石座苔花自古斑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游虎丘寺
- 舊游前政一追尋,宦路遷移敵古今。 -- 出自宋·王禹偁·和仲咸詩六首之四和與盧氏宋少府話舊游
- 縣尹中間意自若,直謂前世無古人。 -- 出自宋·邵雍·內鄉天春亭
- 吾家本住石橋北,山鎮水關森古木。 -- 出自宋·張伯端·石橋歌
- 更能作意憐衰病,肯後重來道古今。 -- 出自宋·陳師道·陳詢秀才歸徐
- 細算來、皇都此夕,消得喧傳今古。 -- 出自宋·趙長卿·寶鼎現·囂塵盡掃
- 是則是、清閑自好,一點心猶懷古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寶鼎現·問今何日
- 感時只有長庚子,說到衣冠成古邱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次單君范袖來汪西皋所譔詠秋十章以示因和之
- 人情物變多時樣,水色山光自古妝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戴時芳時可學子吳叔度文可載酒西坑勞苦
- 有時發經本旨坐虎皮,有時續古正音斥蟬噪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贈郡經歷韓君美
- 新官便好觀風俗,莫道無人識古琴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出剡北門道中
- 富公園有凌霄樹,獨立不蔓今古希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后圃侍郎芍藥酴醾三花競發戴時可載酒來同酌
- 新寒鐙火照清夢,絕靜山林生古音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杖錫山別前人
- 青鐙連夜得論情,瓦缶方淫獨古聲。 -- 出自宋·陳著·元宵薇山內弟酒邊五首
- 舊院風流,新亭涕淚,寰抱空今古。 -- 出自近代·柳亞子·百字令 巢南以詞見示,用世不售,乃慨然有
- 歸來依舊吳山碧,對荒煙苑圃,古蘚紋紗。 -- 出自·沈祖棻·高陽臺·雨織清愁
- 都將儉德熙文治,淳俗應還太古風。 -- 出自唐·殷堯藩·帝京二首
- 蘄州截竹作笛材,一寫山川萬古哀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偶書三首
- 誰令僦舍得契闊,此事我每懷古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晁二:{走筆約無咎同赴大尹龍圖四丈羔酒
- 西山寂寥舊風月,百年石樽埋古埃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次韻蘇公武昌西山
- 繁華冠蓋當時事,戰伐山河萬古悲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福昌
- 地疑闕里弦歌宅,經奏周書隸古行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和門下相公從駕幸學
- 去年襄城古驛亭,野縣風埃尋古寺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壬午正月望夜赴臨汝宿襄城古驛縣有古寺家人
- 蒼蒼落日黃云西,驅馬城邊尋古道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自南京之陳宿柘城
- 人家斷處無雞犬,遲日東風似古原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春日懷淮陽六首
- 雪霜未死閱年華,危葉蕭蕭戰古槎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東齋雜詠{老槐}
- 白頭青鬢隔存歿,落日斷霞無古今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予元豐戊午歲自楚至宋由柘城至福昌年二十有
- 金山五日厭僧粥,揮榜瓜洲纜古柳。 -- 出自宋·張耒·贈吳孟求承議二首
- 月斜孤館傍村行,野店高低帶古城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南陽道中
- 越人未必知虞舜,一奏薰弦萬古風。 -- 出自唐·許渾·登尉佗樓
- 無金寄與白頭親,節概猶夸似古人。 -- 出自唐·高駢·留別彰德軍從事范校書
- 長江一曲年年水,應為先生萬古清。 -- 出自唐·崔涂·過長江賈島主簿舊廳
- 君家盡是我家山,嚴子前臺枕古灣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題釣臺障子
- 燕然未勒胡雛在,不信吾無萬古名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感憤
- 始聞定作閱古堂,又聞定有閱古詩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寄題韓丞相定州閱古堂
- 況逢堯舜登賢日,不復伊周望古人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贈王介甫
- 驊騮老騁青云足,綠綺純含太古聲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還蕭幾道詩卷
- 雖無才學可人群,偶有誠心與古親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次韻朱昌叔見贈
- 不須剌口論憔悴,吾輩恓惶自古然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謝成父
- 季鷹范蠡不足奇,待我為名千古歸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吳江長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