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任秋月春花,暗換桑田,明催今古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二郎神·離塵俗
- 笑邦人只記,飯筒纏彩,汨江懷古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水龍吟 督軍湖觀競渡
- 六代興亡都是夢,一樣金陵懷古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滿江紅 登石頭城清涼寺翠微亭
- 舊時王謝堂前燕,都付后人懷古。 -- 出自元·張雨·摸魚兒 和王平軒
- 松三千年鐵作膚,石亦蒼寒太古色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蘇昌齡畫
- 浮榮槐枕半炊夢,清興竹林千古心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池亭即事
- 再興炎祚諸公力,一線桐江萬古賢。 -- 出自宋·趙希逢·和三衢道中
- 刑人一旦起幽深,功業(yè)煌煌照古今。 -- 出自宋·孫僅·句
- 須從舊錦翻新樣,勿以今魂托古胎。 -- 出自近代·馬君武·寄南社同人
- 殊忘詩酒狂蕩心,但悅琴書高古意。 -- 出自宋·田錫·惜春詞
- 昔人失卻榆關(guān)險,腥穢中華千古羞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山海關(guān)陳職方邀登觀海亭作
- 棲棲終日旅邊城,夜向黃厓問古營。 -- 出自明·唐順之·宿黃厓營
- 茱萸悵觸思親感,碑版勾留考古心。 -- 出自近代·汪精衛(wèi)·十四歲作重九游西石巖
- 詩心一點(diǎn)寒梅血,獨(dú)吊重霄萬古靈。 -- 出自當(dāng)代·現(xiàn)代無名·天安門詩抄
- 從來剽竊為場屋,直是無繇識古書。 -- 出自宋·陳藻·次韻回叔經(jīng)
- 長宵且秉歡游去,無限風(fēng)光見古辭。 -- 出自宋·穆修·燭
- 幽居一畝枕溪稜,階下杉松纏古藤。 -- 出自宋·石介·村居
- 山城春盡橘花開,袚褉相將上古臺。 -- 出自宋·陶弼·南湖亭
- 世間榮事翻成屈,獨(dú)抱功名向古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程樞密父待制挽詞二首
- 千駟不數(shù)齊封君,四山餓夫萬古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老沈秀才韻
- 諸天入定憑誰問,五色迷人自古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次韻李士衡失解送公衍赴調(diào)二首
- 對床夜雨副深情,去續(xù)眉山萬古名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李公衡從其弟赴州教授
- 青天碧海桂光流,已是人間萬古愁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十六夜州宅觀月
- 網(wǎng)羅歆向群言目,搜攪談遷萬古膺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賦李季章大著書樓
- 曲終時引斷腸聲,中有千秋萬古情。 -- 出自宋·程俱·夜半聞橫管
- 波清百尺見修鱗,水色天容自古新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古漁父詞十二首
- 堂前明月四時好,山外白云千古深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寄東山覺老
- 昔人飛馭煙霞外,落日空懷萬古情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秀遠(yuǎn)亭
- 皆言元老歸休盛,恩禮便蕃自古無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三月二日奉詔赴西園曲宴席上賦呈數(shù)政開府太
- 不妨信馬東城路,行看林花落古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雨后
- 山川不改時代積,徒使人興萬古心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入峽詩
- 青山忽斷開平陸,雞犬人煙太古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竹山道中
- 仙翁從此乘鸞去,不見遺衣見古壇。 -- 出自宋·陳煥·遺衣壇
- 中通外直真絕奇,一語能覺千古迷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和余山南僉判清溪觀荷
- 華文延閣如今少,神武修門自古存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汪仲嘉樓大防二尚書賀鄭貴和華文休致韻
- 一江煙水分南北,千里云山自古今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同楊德駿任致道登北觀留題壁間
- 飛橋預(yù)快登山足,壞塔遙培吊古情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過臨安海會寺東長橋有懷蘇文忠公
- 喧喧人詰倣行裝,廣殿燈寒暗古廊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曉出海會過新溪渡
- 涼生金井未飄桐,月戶星樓記古風(fēng)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七夕口占
- 朝天續(xù)集開新詠,解易玄談記古文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喜楊誠齋赴召
- 萬里征夫不知宿,數(shù)盡飛鴉棲古木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瀟湘八景圖·煙寺晚鐘
- 而今歸臥洪崖側(cè),看盡飛泉看古槐。 -- 出自宋·裘萬頃·窗前古槐二首
- 欲塵不染修莖露,世味逾輕太古尊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羅季能還延陵鎮(zhèn)
- 向來肉食昧遠(yuǎn)謀,坐談欲復(fù)千古仇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王穎叔分教山陽
- 門前一水流新綠,須信神心萬古安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題恭靖兄志庵二首
- 浪將一字殊先后,誰識朱弦太古音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題龍祠米元暉詞后
- 灌竇空如父子游,耳馀莫刷千古羞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再用韻呈用席者
- 平生箏笛厭鄭衛(wèi),羌借古韻洗古心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水琴
- 濂泉沸甃珠的皪,飲瓢洗我太古心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仙湖歌
- 孤山風(fēng)味梅花句,先落人閒萬古香。 -- 出自宋·張道洽·詠梅雜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