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13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一十三個字的詩句
- 前修零落典刑空,堆筆須君持古風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芳洲寄示和章且及方外學再疊奉謝
- 點{左黑有南}今誰妙,波戈古莫稽。 -- 出自宋·徐瑞·求余敬可字與小兒習不至
- 天寒野水搖孤艇,日落浮圖封古臺。 -- 出自宋·陳深·雪后游石湖
- 周行獨力出群倫,默默昏昏亙古存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晝乘白虎游三島,夜頂金冠立古壇。 -- 出自唐·呂巖·七言
- 兩世光華,一門榮耀,盛事夸千古。 -- 出自宋·錢處仁·念奴嬌·勛門積慶
- 瑞云靈跡鎮梁東,他日多應與古同。 -- 出自·***·顯德道宮石記
- 蘭陵士女滿晴川,郊外紛紛拜古埏。 -- 出自唐·郭鄖·寒食寄李補闕
- 登高望遠自傷情,柳發花開映古城。 -- 出自唐·武元衡·登闔閭古城
- 人間俯仰更興廢,江漢滔滔萬古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和沈粹卿登南樓韻
- 東坡居士妙言語,賦到此翁無古人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徐參議畫軸三首·赤壁圖
- 鳧鷗定怪霜髯叟,難洗胸中萬古愁。 -- 出自宋·王炎·題碧瀾亭
- 公心獨立副天心,三轄春闈冠古今。 -- 出自唐·丁棱·和主司王起
- 今朝儻降非常顧,倒屐寧惟有古人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隨州獻李侍御二首
- 自持衡鏡采幽沈,此事常聞曠古今。 -- 出自唐·姚鵠·將歸蜀留獻恩地仆射二首
- 三閭一去湘山老,煙水悠悠痛古今。 -- 出自唐·劉威·三閭大夫
- 無情柔態任春催,似不勝風倚古臺。 -- 出自唐·崔櫓·新柳
- 閑看竹嶼吟新月,特酌山醪讀古書。 -- 出自唐·劉滄·題桃源處士山居留寄
- 七條弦上五音寒,此藝知音自古難。 -- 出自唐·崔玨·席間詠琴客
- 靈妃不降三清駕,仙鶴空成萬古愁。 -- 出自唐·曹唐·張碩重寄杜蘭香
- 燈前不動惟金像,壁上曾題盡古人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憶薦福寺南院
- 罪歸成濟皇天恨,戈犯明君萬古悲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兩晉
- 細如春霧籠平野,猛似秋風擊古松。 -- 出自唐·徐夤·喜雨上主人尚書
- 柳陰如霧絮成堆,又引門生飲古臺。 -- 出自唐·王仁裕·與諸門生春日會飲繁臺賦
- 昂藏鶴貌無凡態,冷淡琴聲有古風。 -- 出自宋·李昉·依韻奉和見貽之什且以答來章而歌盛美也
- 峰頭鶴去三清遠,壇畔月明千古秋。 -- 出自·李中·再游洞神宮懷邵羽人有感
- 言之無罪終難厭,欲把風騷繼古風。 -- 出自·李中·敘吟二首
- 黃花泛酒依流俗,白發滿頭思古人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九日落星山登高
- 巖廊舊德漢儲師,富貴優游自古稀。 -- 出自唐·徐鉉·太師相公挽歌詞二首
- 娑蘿掩映迷仙洞,薜荔累垂繳古松。 -- 出自唐·徐光溥·題黃居寀秋山圖
- 九夷欲適嗟吾道,五柳終歸效古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懷三首
- 九夷欲適嗟吾道,五柳終歸效古風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登郡樓書懷
- 太平基址千年永,混一車書萬古存。 -- 出自宋·劉兼·長春節
- 曹公一戰奔波后,赤壁功傳萬古名。 -- 出自唐·孫元晏·吳·赤壁
- 瀟湘月浸千年色,夢澤煙含萬古愁。 -- 出自唐·韓溉·水(一作韓喜詩)
- 經壇煙染千株石,丹井云封萬古苔。 -- 出自宋·李韶·游虎丘
- 浮丘山上見黃冠,松柏森森登古壇。 -- 出自唐·護國·逢靈道士
- 黍苗一頃垂秋日,茅棟三間映古原。 -- 出自唐·尚顏·贈村公
- 蒼蒼古廟映林巒,漠漠煙霞覆古壇。 -- 出自唐·常雅·題伍相廟
- 九天日月移朝暮,萬里山川換古今。 -- 出自唐·馬湘·登杭州秦望山
- 唯馀大隱茅亭客,垂白論交有古風。 -- 出自宋·任玠·題黃休復茅亭
- 商山食店大悠悠,陳鹖饣追鑼古飠念頭。 -- 出自唐·李日新·題仙娥驛
- 自簫韶九成來后,岐山猶是隆古。 -- 出自元·許有壬·摸魚子 鳳凰臺,次湯碧山教授韻
- 呼兒為我買一束,亟用寫成懷古錄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贈制筆王世超
- 諸公筆諫佐明主,老我筆耕箋古詩。 -- 出自元·謝應芳·贈制筆王世超
- 十行哀詔無多字,落葉虛窗萬古思。 -- 出自元·王逢·讀謝太皇詔藁
- 仲也風流今已矣,俯仰人間今古。 -- 出自元·王寂·大江東去 *舍弟
- 生在中華崇道德,世贊名傳千古。 -- 出自元·劉處玄·酹江月
- 虛使一生顛倒,昧天然至寶,萬古沉埋。 -- 出自元·侯善淵·聲聲慢·元初一性
- 這妙用、玄關造化,神功巧筆,今古難畫。 -- 出自元·長筌子·拋球樂·道人心印悟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