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12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一十二個字的詩句
- 華原特起范中立,三子相望古莫比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青弁云林圖
- 蕪城總入新編戶,瓜步斜連古漕河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揚州道中
- 一家三人書總好,天子頻稱古來少。 -- 出自明·張羽·趙魏公竹枝歌
- 老去厭陪新客醉,興來多與古人同。 -- 出自金·馬定國·送圖南
- 山色不隨興廢去,水聲長逐古今來。 -- 出自宋·施宜生·感錢王戰臺
- 睦城西下柳陰陰,以艾名溪古到今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題艾溪
- 雨鞭老迸蒼龍骨,霜節寒封古蘚痕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老竹
- 物真物贗不必論,立名幸有古意存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嚴氏古琴
- 合梁清廟棟明堂,棄擲終身古道傍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吊老松
- 露漙芳草綠茸茸,淡靄輕煙古畫中。 -- 出自宋·艾性夫·富陽出陸
- 乞巧樓頭雁陣橫,秦時月照古邊城。 -- 出自·陳寅恪·辛卯七夕
- 日月久遺幽谷照,神明獨與古人居。 -- 出自·馬一浮·寒夜
- 潦倒詎堪君借重,篇詩今見古人情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答宋履中見贈
- 物雖難得味乃佳,一壺千金古所嗟,三嗅而興君為歌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食蛤蜊呈子駿明叔
- 盛德包荒與古同,十年關塞古洮戎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聞王師破洮河城獲鬼章
- 綠竹陰深屋數間,籃輿來傍古溪邊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謁張文思於湖西不見
- 行已臨民俱可述,仍高孝友古人風。 -- 出自宋·孔武仲·黃幾道挽詞
- 辰陽南望接沅州,碧樹林中古驛樓。 -- 出自明·王守仁·沅水驛
- 不信成風書獄手,閑來猶藉古人編。 -- 出自明·王世懋·饒州公署即事
- 翁醉不勞方竹引,客吟多借古藤書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聞南都新開池館之勝漫摘坦侄二屬對成詩二章
- 但愿胡雛似畫中,莫近三邊古城下。 -- 出自明·程敏政·題罷獵圖
- 半壁絳霞幽洞邃,一川寒雹古湫靈。 -- 出自宋·吳黯·因公檄按游黃山
- 俯觀波濤千里橫擊,銷我千古萬古之憂愁。 -- 出自清·魏耕·彈鋏歌
- 人情葉葉都如此,世路悠悠古所難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燕京雜詩
- 云雨已成今昨夢,乾坤不盡古今愁。 -- 出自近代·寧調元·秋興,三疊前韻
- 馬鈴當當送殘日,烏鴉千點古墳側。 -- 出自明·袁中道·麻城道中二首
- 姑蘇城下刺蘭橈,卻憶吳王古市朝。 -- 出自明·王恭·吳城懷古
- 兩腳踏翻塵世路,一肩擔盡古今愁。 -- 出自清·通州詩丐·絕命詩
- 夾案曾為新右史,分符仍是古諸侯。 -- 出自宋·蔡肇·送朱行中守潤
- 禾黍離離跡可憐,傷心回首古苔邊。 -- 出自宋·柴隨亨·憶昔
- 幾年持缽下瞿塘,踏遍東南古道場。 -- 出自宋·晁公溯·照上人去硤內游吳下十年而歸眉宇炯然無復瀘
- 松窗梅雪歲寒余,奉別城東古驛頭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送瘳子晦倅湖還別四絕
- 終始此生無忝處,精誠妙與古人通。 -- 出自宋·陳淳·和陳侍郎韻寄題林尉肯堂
- 氣習肯隨流俗變,笑談如見古人存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再用前韻三首
- 水添淺瀨征帆穩,云掩殘陽古樹陰。 -- 出自宋·陳棣·次韻李元老柬王令周簿喜雨
- 悃愊無華憂世深,十詩直寫古人心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賈鹿泉屢約一出小詩代行十首
- 禹貢九州今見一,晉軍三役古無多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楊州城樓
- 一片宣和殘歲月,百年田舍古屏風。 -- 出自宋·陳杰·詠涂璋家屏風上題宣和壬寅季夏
- 形如合皂對清江,吳漢神仙古道場。 -- 出自宋·陳孟陽·答清江錢大尹問合皂山中景
- 一嘿盡知天下事,片言常得古人心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讀史
- 歷官惠愛今龔遂,律己廉隅古伯夷。 -- 出自宋·陳宓·挽外舅
- 月影日光東北近,泉聲山色古今同。 -- 出自宋·陳某·留題九龍巖
- 一帆徑渡溯天去,不系斜陽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陳容·為人賦橫舟二首
- 一笑誰云今易得,四并須信古難全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席上如統制傅公韻
- 傳家信有青袍物,當代爭推古戰場。 -- 出自宋·陳天麟·用齊正韻送叔勤歸湖北
- 幽巖舊榻高人隱,絕頂遺墳古帝蹤。 -- 出自宋·陳網·留題霍山應圣公廟
- 吾道久隨流俗弊,義居今風古人風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送歐陽國瑞歸鉛山
- 青山雙夾小溪流,綠篠人家古渡頭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辛丑春游金華出東郊
- 云雨自為朝暮變,歌詩不盡古今愁。 -- 出自宋·陳文蔚·中秋雨作中夜月明科方叔留寓齋宿酒闌隨水縱
- 漁舟掩映江南浦,使驛差池古北關。 -- 出自宋·陳襄·登雄州南門偶書呈知府張皇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