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11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一十一個字的詩句
- 似燕許才名,風(fēng)云際會,自古天慳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木蘭花慢 望郝奉使墓
- 柱石中朝黃閣相,河山千古南州。 -- 出自元·王惲·臨江仙 壽李節(jié)使
- 漢使只今應(yīng)遣十,周官自古須廉六。 -- 出自元·程文海·滿江紅 送陳正義繡使將指江閩
- 興廢榮枯,終不改、江山千古。 -- 出自元·吳存·滿江紅 儀真次韻
- 蓋世勛名將底用,悠悠往古來今。 -- 出自元·張野·臨江仙 戊午九月二十一日,宴罷直省,和徐
- 終日掩柴門,處幽軒,閑看古書慵倦。 -- 出自元·王志謹·金人捧露盤 鳴鶴余音卷一
- 鄰笛一聲聞雁落,墓門千古聽猿吟。 -- 出自明·曹學(xué)佺·挽周先生明府四首
- 留詠荊軻一樓影,哀迎終古海濤聲。 -- 出自近代·陳三立·哭沈乙庵翁
- 我朝錢侯岱岳秀,英略與古將軍同。 -- 出自明·張以寧·題趙子昂書杜少陵魏將軍歌贈錢雪界萬戶
- 一斧勢破神鬼愁,遂令萬古青霞坼。 -- 出自明·沈明臣·游張公洞
- 我欲為君操峻節(jié),研清詞,古來賢圣同驅(qū)馳。 -- 出自宋·張詠·留別博州官楊丹
- 大野幾星分婺女,清風(fēng)萬古感顏烏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句
- 里巷當(dāng)今為甲族,風(fēng)煙從古是仙都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
- 祇自河梁傳怨曲,洛塵千古化征衣。 -- 出自宋·劉筠·送客不及
- 郁郁舂陵舊帝家,黍離千古此興嗟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道次舂陵懷古二首
- 古窮愁多。 -- 出自宋·宋庠·正月望夜聞影燈之盛齋中孤坐因?qū)懰鶓?/a>
- 作詩寄我憶花意,句老與古爭強雄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次韻和酬隱直憶花見寄之作
- 刻詞猶恨紀不足,句句與古風(fēng)雅鄰。 -- 出自宋·黃庶·擬歐陽舍人古篆
- 珍重天公好消息,通今通古更何疑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偶得二首
- 南岳歌行云里和,西亭今古夜深評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贈黃縣尉二首
- 欲訪三高無處問,悠悠千古見冥鴻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大風(fēng)中登長橋
- 登樓看云復(fù)看書,千古萬古同卷舒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江陵為瀏陽柳氏作云山書院歌
- 傅業(yè)只今惟董祀,愛人于古似鄱君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送董煟歸鄱陽
- 高祖當(dāng)年起雍荊,山川千古尚鍾情。 -- 出自宋·項安世·紀山寺觀梁宣明二帝陵
- 休數(shù)興來并興盡,茲游今古亦何曾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剡溪月下泛舟
- 侍宴瑤池更不歸,茂陵千古掛余悲。 -- 出自宋·王铚·妙庭觀用東坡韻
- 峴首登臨事已非,風(fēng)流千古載豐碑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崇山圖七賢詩
- 漂轉(zhuǎn)十方仍作客,沉吟懷古淚沾襟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登白帝城二首
- 四時代謝不停軌,澂江萬古長悠悠。 -- 出自宋·張嵲·夏致宏方城道中以詩見寄避地窮山秋雨仍作因
- 楚漢興亡俱土壤,不須懷古重夷猶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登彭城樓
- 秦樹千年空老大,漢碑終古不消磨。 -- 出自宋·呂定·望岱岳
- 此卷長留天地間,靈芝萬古常無恙。 -- 出自宋·釋道璨·題饒德操關(guān)子長紫芝詩軸
- 多謝故人重話舊,獨憐志古定遺今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次韻奉酬方輝先
- 姓字從今聯(lián)沈謝,不知千古更誰同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沈守持要題謝公樓額
- 逢人每似卓傅傳,此道萬古君王同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送黃子聞得縣瑞安
- 莫似□人大芳潔,湘波千古訴椒蘭。 -- 出自宋·陳傅良·和沈仲一北湖十詠·藥房
- 促坐款語相答酬,傷今懷古風(fēng)颼飗。 -- 出自宋·章甫·采石
- 平生專車祗文藁,江漢萬古詞源流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陸編修送月石硯屏
- 曉煙夕露清無邊,盡掃萬古紅紫緣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寒綠軒
- 作者于今星樣稀,凄其望古駟難追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題楊誠齋南海朝天二集
- 眼悟一真清凈色,耳通千古泰和音。 -- 出自宋·張镃·蒼寒堂
- 看遍塵寰興廢事,竹陰千古一禪房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次臺州巾子山任翻韻
- 喚得歸來是督郵,東籬千古占風(fēng)流。 -- 出自宋·葉茵·陶淵明
- 忠簡公騎箕尾星,千古萬古明天庭。 -- 出自宋·敖陶孫·壽通守趙寺丞
- 元凱一門兼眾美,夷齊千古擅雙清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和尤伯華廣德使君怡亭對雨
- 伊洛遺書偏討論,微言千古破童昏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送晦庵語孟集註輿諸侄
- 猛志不應(yīng)同逝永,英名千古鎮(zhèn)長江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挽許馬帥二首
- 主賓多寡事不同,千古萬古同清芬。 -- 出自宋·劉宰·殺虎行謝宜興趙大夫惠虎皮虎臘虎睛
- 杜若一片迷芳洲,憑欄懷古生新愁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楚觀歌
- 前有工部后吏部,拈出千古湘西奇。 -- 出自宋·趙汝鐩·湘西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