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在第1個字的詩句
古在第一個字的詩句
- 古人以道寓諸器,今人謂器與道異。 -- 出自宋·洪皓·聚道齋
- 古木猿數枚,野渡僧一個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出江
- 古寺孤云際,寒齋落葉中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即事五首
- 古昔風流無處問,碎花浮泛一尊黃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砌下黃菊暮秋始開為賦此篇
- 古人持兵喻槃水,顧我何者能獨擎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送陳季常判院
- 古人骨朽高義盡,習為鄙吝風俗慳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謝潘令衛惠松木
- 古人規誨有馀樂,近世交朋無此風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石季平嘗為于仲模詩改二字后仲模有詩來復用
- 古木垂嘉陰,一覆馀里頃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丁朱四朋與了叔佩還錢塘道浦江井坑嶺賦此詩
- 古人書卷慢翻尋,齒發蕭疏歲月侵。 -- 出自宋·鄭剛中·又七言
- 古往今來成一笑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漁家傲·漠漠郊原荒宿草
- 古來石品稱上首,羅浮天竺乃其乙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李仲高石君堂
- 古柏屹如蒼龍起,絕磴盤作長蛇曲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游空山
- 古來三百六十寺,春入頹基草木荒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初到西湖
- 古人重佳節,酬酢無馀觴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九日同韶美誼夫登妙明分韻得光字
- 古來乃有金玉士,抱冤硉兀人不知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題南禪方丈壁
- 古色千年在,悲歌百慮盈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次韻大受登天法塔見劉王二陵
- 古柏宜秋雨,寒鴉伴曉鐘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東禪別新資官令榮安中走筆次韻
- 古人得解脫,乃不厭多聞,歸業閱故書,請以道眼分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送元思師
- 古屋數十櫞,佛事走村社。 -- 出自宋·王灼·宿毗沙院諸友相送
- 古意吊鳳穴,祖風契漁船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次韻葉觀文游賢沙鳳池安國之作
- 古人命駕成斯須,已催小槽壓真珠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諸公送行分韻得驅字
- 古縣溪山里,深軒城郭馀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寄題涇川劉子先逸軒
- 古來賢達人,不必同出處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群玉五詠·赤松庵
- 古語行船遇打頭,此言端可作予羞。 -- 出自宋·李彌遜·守風瓜步戲成
- 古來豪杰例幽居,佩{革遂}肯隨舟人子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·自敘三首
- 古來散文與詩律,二手方圓不兼筆。 -- 出自宋·鄧肅·昭祖送韓文
- 古人知造車。 -- 出自宋·林季仲·送真歇禪師
- 古來達士盡窮空,我愧修身道未豐。 -- 出自宋·潘良貴·和三二兄西莊書懷
- 古人事業在,已腐藁里骨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涪陵楊彥廣薰風亭
- 古今難骨鯁,風俗易脂韋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假守蓬州視事二十日以臺章罷黜行至溫湯作此
- 古今滯迷妄,溜溜塵所縈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郭信可琴中趣軒
- 古意已寥廓,如酒醨其元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學古堂為毛應叔題
- 古院無人僧作佛,碧潭有水魚化龍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題三峰
- 古今邪正間,何啻萬微塵。 -- 出自宋·馮時行·和楊拱辰見惠
- 古鼎氤氳云縷細。 -- 出自宋·楊無咎·漁家傲·梅暈漸開紅蠟壘
- 古半喜妙供,溪蓀種勻抽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古鐵如鉤戟,歲久鋼斷綻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山居雜詩九十首
- 古屋床床漏,苔墻堵堵隳。 -- 出自宋·曹勛·久雨三首
- 古來上流地,最重荊州符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登南紀樓
- 古城誰所筑,隱隱僅如塊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游云湖
- 古今履誠信,薄俗行茍簡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贈陳生
- 古學探奧穾,高文掞天庭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示吳守
- 古來宗德業,誰復繼風猷。 -- 出自宋·胡寅·示臨川曾革
- 古無住持事,但只傳法旨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讀山海經十三首韻送機簡堂自景星巖再住
- 古寺經行知幾回,山僧又見我重來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六月二十一日早行十六首
- 古人長抱濟人心,道上栽松直到今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詠松
- 古邑荒涼但有松,濃陰夾道勢騰空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詠松
- 古來常患才難得,道在寧憂世不知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李光祖
- 古人貴慎獨,舉世知者希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寄題楊宰清畏軒
- 古來未遇者,寧免寸祿榮。 -- 出自宋·吳芾·和陶赴假還江陵夜行途口韻寄江朝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