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在第9個字的詩句
口在第九個字的詩句
- 澶漫沙中雪,依稀漢口山。 -- 出自唐·皇甫冉·送常大夫加散騎常侍赴朔方
- 西江帆掛東風(fēng)急,夏口城銜楚塞遙。 -- 出自唐·李頻·鄂州頭陀寺上方
- 重尋荒徑一沖泥,谷口墻東路不迷。 -- 出自清·顧炎武·雨中至華下宿王山史家
- 門開納坐聽論列,笑口侈哆傾胞懷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初聞思歸鳥憶昨寄崔伯易朱元弼
- 胸中糾結(jié)浩千萬,到口不吐如橫枚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初聞思歸鳥憶昨寄崔伯易朱元弼
- 高堆黃金募辯說,萬口利銳如磨錐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寒林石屏
- 當(dāng)年齠齔偶同門,餬口重來已十春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和束熙之論舊
- 反就高高枝,啁{左口右哲}氣不恬。 -- 出自宋·王令·戲食雀
- 舟前落花慰野老,浦口杜若愁湘君。 -- 出自宋·陳與義·送張仲宗押戟歸閩中
- 沉埋若九泉,誰肯開口說。 -- 出自唐·曹鄴·成名后獻恩門
- 稱心不獨煙霞媚,適口仍逢筍蕨肥。 -- 出自宋·魏野·游藍田王順山晤真寺
- 觥船相對百分空,京口追隨似夢中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陸務(wù)觀福建提倉
- 觥船相對百分空,京口追隨一夢中。 -- 出自宋·韓元吉·送陸務(wù)觀福建提蒼
- 陶陶萬事不復(fù)理,凍口且味寒酸時。 -- 出自宋·劉過·舟中
- 看野水流冰,舟閑渡口,何必見安道。 -- 出自宋·張炎·摸魚子·又孤吟
- 田父不相識,相隨谷口還。 -- 出自清·屈大均·江皋
- 子真獨有煙霞趣,谷口耕鋤到白頭。 -- 出自唐·胡曾·詠史詩·谷口
- 真定如拳大,靈關(guān)爽口清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梨
- 程途何啻一萬里,戶口都無三百家。 -- 出自宋·丁謂·有感
- 大別山頭白云起,金口渡邊雨如洗。 -- 出自宋·夏竦·黃鶴樓歌
- 擾擾世俗務(wù),不復(fù)掛口論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次韻和君實寄景仁
- 詹叔官西州,遺我資口食。 -- 出自宋·韓維·王詹叔惠酥
- 自春來淚滿,挼藍袖口,沒整頓,心情處。 -- 出自宋·呂渭老·水龍吟·五湖春水茫茫
- 塞門雁到云邊失,海口山來樹里青。 -- 出自宋·徐照·答徐璣
- 庭闈蛻骨久,兄弟糊口忙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有感
- 長江天闊不知處,夏口青山人夜歸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泊頭陀寺
- 十年知遇分生死,八口饑寒足嘆嗟。 -- 出自宋·蘇泂·張平父逝后寄堯章
- 謂君為辨耶,向人開口無雌黃。 -- 出自宋·方岳·題訥齋
- 小過誰無,語失當(dāng)緘口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萬年春·緣甚修持
- 無相人人,驀地開金口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萬年春·自己園亭
- 從此收心,磨琢慵開口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萬年春 繼重陽韻
- 道隱身披布素,心慈口遠肥甘。 -- 出自元·馬鈺·西江月 贈段知一
- 君不見,地球萬國戶口誰最多? -- 出自清·梁啟超·愛國歌四章
- 海門回望千峰涌,港口雄開萬里流。 -- 出自·老舍·贈梅阡
- 布衣與肉食,幸可交口言。 -- 出自宋·蘇洵·途次長安上都漕傅諫議
- 釀成百花脾,聊爾了口腹。 -- 出自宋·真山民·蜜蜂
- 暗中摸索亦可知,辨口尚煩泣楚璞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石鼓歌
- 故將奇事發(fā)高懷,眾口慰君君可賀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文敬墜馬用予韻見遺再和一首
- 馮郎談虎色獨變,閉口不問重與輕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若虛詩來欲平馬訟五疊韻答若虛并柬文敬佩之
- 溪南溪北樹縈回,洞口桃花幾度開。 -- 出自明·李東陽·茶陵竹枝歌(十首)
- 公勢既孤賊愈悍,公口噴血身殉難。 -- 出自清·張維屏·三將軍歌并序
- 流傳後世人,談笑資口舌。 -- 出自宋·并敘·和子瞻自凈土步至功臣寺
- 逢人切莫談邊事,開口何須問故山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出行
- 鴛鸞鷗鷺無棲處,緘口于今三百年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王荊公
- 欲求內(nèi)外皆無間,兌口終須后艮身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論語·子貢問君子章
- 無邊赤子皆延頸,掩口胡盧獨李遼。 -- 出自宋·陳普·詠史下·謝安
- 高風(fēng)凜凜照今古,有口不談聲似雷。 -- 出自宋·釋普度·送怡齊周居士兼簡湯東澗
- 海門風(fēng)起天將暮,渡口云生樹欲秋。 -- 出自宋·釋斯植·旅懷
- 利益眾生原,情迷謾口談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緣識
- 於身有益何般是,指口為明道理全。 -- 出自宋·宋太宗·逍遙詠